第391章 口嫌体正直的沙俄文学界 (第3/3页)
《现代人》最让他难以接受的地方是它是一本文学+政治的融合性先进刊物。
有点类似华国的官媒期刊,以及日本国最让北川秀反感的《文艺春秋》。
这类期刊往往和国家政权密不可分,编辑部充斥着大量国家文旅部门的管理者。
他们,首重的政治倾向对不对,其次发表后是否有益现在这个政权的维稳,最后才的文学性和商业性。
说白了,在这种杂志上发表文章,你得够“政治”才行。
高尔基三部曲主要讨论的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底层民众的生活情况和社会现状。
那个时期是好是坏,文学家的定性没用,得政治家来才行。
问题是当下的沙俄政权,还没搞清楚那个时代对整个沙俄历史是好的,还是坏的。
废除农奴制政令的实行,对大部分沙俄贵族而言,就是触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连皇帝亚历山大二世都因此被刺杀了。
现在的沙俄还有多少古代贵族后裔残留,连叶夫盖尼都说不清楚。
北川秀在《现代人》发表这种,万一政治风向一变,下架封禁还是小事,走不走得出沙俄都得另说了。
他可不愿意为了一点资源和钱冒这么大的风险。
《新世界》这本80年后才逐渐崛起的新时代的文学杂志就很符合北川秀的需求。
要逼格,它也算沙俄出版界前五的文学杂志,够用了;
要待遇,在得知《现代人》在抢人后,《新世界》立马开了10亿卢布(约40亿日元)的恐怖买断价,外加俄版影视等作品15%的收益分成的诚意条件;
要态度,《现代人》来的是编辑部副总编,一个态度相对比较傲慢的沙俄文化部门高官,而《新世界》来的是出版社幕后大老板的儿子,未来板上钉钉的大老板。
只不过在叶夫盖尼眼中,发表在《现代人》一次,远超发表在《新世界》十次。
“好吧,那就只能祝你好运了。”叶夫盖尼舒了口气,“反正我是确认会发表在《现代人》上了。原本有你这个竞争对手,到底下月的头版位置给你还是给我,听说他们的编辑部吵得不可开交呢。”
“三进宫”的叶夫盖尼比起北川秀肯定是劣势,如果他们同时发表在《现代人》上,头版位置大概率会给北川秀。
北川秀笑了笑:“分开发表,不是更能对比出我们的不同吗?我可是记得出机场后你对我放的‘狠话’呢。”
“哈哈!忘掉那些愚蠢的话吧!我可不想和一个卷到极致的疯子分高低!”叶夫盖尼笑着调侃道。
谈笑间,大越野车顺利离开了中央行政区,来到了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
位于沙俄近郊的下诺夫哥罗德贫民窟。
下诺夫哥罗德市是沙俄下诺夫哥罗德州的首府,位于伏尔加河与奥卡河交汇处,距离莫斯科418公里,人口130万,按人口排名是沙俄俄第五大城市,为俄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驻地。
这个城市也是《童年》里,男主角阿廖沙外祖父所居住的地方。
现在的下诺夫哥罗德市已经是沙俄的工业化大都市,但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是沙俄人口最多的贫民城市之一。
下诺夫哥罗德距离莫斯科418公里,北川秀两人没法一天来回在这两个地方跑来跑去,因此便选择去下诺夫哥罗德人聚集在莫斯科的一个小贫民窟。
大越野车驶进贫民窟后,北川秀差点以为自己又来到了日本的浅草社区。
一样的贫穷,一样的落魄,一样的治安差劲。
下诺夫哥罗德贫民窟比浅草社区还要离谱的是,这里的人看着还像是活在上个世纪,衣食住行都与附近的莫斯科截然不同。
“怎么样?是不是对我在那天机场说过的话又有了新的感悟?”叶夫盖尼见多了这种情况,反而没什么情绪波动。
“嗯”
北川秀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许多,
“叶夫盖尼,我想下去看看”
“下去看看?!你是不是疯了!我.”叶夫盖尼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