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持之以恒向着文学殿堂最高王座迈进的人,才配得上文学家之名! (第2/3页)
了起来,
“之前去下诺夫哥罗德,我在绘图师那里体验到了很多与莫斯科不同的风土人情,要不是知道这里都是沙俄境内,感觉完全像是两个世界。
喀山给我的感觉则是厚重和人文气息浓厚。
刚来圣像作坊时,我还以为喀山更偏向耶路撒冷那种宗教圣地,也许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和宗教相关的东西。
没想到真实的喀山更像是沙俄民俗文化的一个起源地,同时鱼龙混杂,遍布着各种人文和科技相关的企业.”
听着北川秀滔滔不绝地描述着他这几天在下诺夫哥罗德和喀山的所见所闻,叶夫盖尼这个土生土长的沙俄人都不禁被吸引住了。
喀山大学林立,科技和人文行业相对发达,这些东西他都知道。
叶夫盖尼以前也经常和一群文学界的好友来喀山旅游闲逛。
但他们从未如此清晰地认知过这个城市,也没有像北川秀那般深度剖析过它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民俗。
在北川秀娓娓道来的见闻中,一个全新的喀山正在叶夫盖尼的眼前徐徐展开。
“.可惜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喀山和下诺夫哥罗德和现在又有很大的不同,想要更精准的描述它们,就必须去当地图书馆大量阅读和学习——
嗯,这点倒是和阿廖沙的经历高度重合.”
北川秀说着说着,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
“你这也太.细致了吧。”叶夫盖尼对他的行为叹为观止,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应对了。
如果那些沙俄文学界的老顽固们见识过北川秀的极致专注和认真,也许他们的文学世界观也会马上崩塌吧!
“还远远不够呢。”北川秀摇了摇头,只有真实经历过,然后一笔一划的跟着文抄过,才能真切感受到顶级世界名著的与众不同。
在此之前,北川秀文抄过的最顶级名著就是《百年孤独》。
但《百年孤独》的篇幅远远不能和高尔基三部曲相比,还没有给北川秀带来那么强烈的感触。
他尝试学着高尔基,跟着里的阿廖沙一步步经历人生后,已然真切体会到为何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能被排在第三名著的位置上。
他对叶夫盖尼说的“远远不够”,除了指自己在做文抄工作时的态度和专注还远远不够外,也是说现在他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与这类顶级大师相比,也是“远远不够”的。
还好他才27岁,到了千禧年也不过28岁,未来起码还有三十年的人生可以用来精进文学创作能力!
不说能赶超这些顶级文学家。
北川秀觉得一路奋进下去,靠自己的实力迈入世界文学殿堂的大门,还是很有机会的!
“这还不够么你真是一个疯子,北川秀。”
叶夫盖尼的眼神彻底变了。
里面蕴含着敬畏,不解,感叹,以及最多的嫉妒。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此前那种烂醉如泥、天天派对的人生一点都不香了。
看过北川秀,叶夫盖尼忽然觉得惟有这种持之以恒向着文学殿堂最高王座迈进的人,才配得上“文学家”之称!
“哪有?这才哪到哪。”北川秀无语地瞥了眼叶夫盖尼。
说实话他也挺羡慕这个天赋绝伦的老毛子。
每天动不动就是喝酒抽烟,派对美女,偶尔抽空搞个文学研究和创作,也能轻松实现财富自由。
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生活啊!
反正前世的北川秀羡慕得很。
“哦对了,这是我自己手工制作的小圣像,送你一个。”
北川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用石膏制作的耶稣受难像,将它递给了叶夫盖尼。
叶夫盖尼虽然喝酒抽烟烫头纹身,但他信仰耶稣,自认是比较虔诚的基督教徒。
北川秀不懂宗教,也不懂他们的脑回路,反正恰好学了这门手艺,就做一个送他,当谢礼好了。
看着手里颇为精致的耶稣圣像,叶夫盖尼瞪大眼睛,没想到只是为了写书而采风学习的北川秀,竟然真学会了一门手艺!
这下他彻底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