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403章 和你出生在同一个时代,我真不知道是该说悲哀,还是该说庆幸

第403章 和你出生在同一个时代,我真不知道是该说悲哀,还是该说庆幸

    第403章 和你出生在同一个时代,我真不知道是该说悲哀,还是该说庆幸 (第1/3页)

    “答案会在《在人间》里吗?”

    日本东京,中央区某别墅。

    森哲太郎在草稿纸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随后看着它陷入了长长的沉思中。

    自从北川老师将创作重心转移到大众文学上,并逐步减少纯文学的创作后,他写北川秀评论稿的次数也跟着减少了——

    他靠吹捧北川老师成名,但他也深知这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如加藤周一老师般在日本评论界青史留名,而不是像“一郎”石田恒泰那样殒落的悄无声息,他就必须得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抱着这种信念,森哲太郎趁着北川秀写一系列大众文学作品之际,先是跑去法国深造了一番,回来后又跟着加藤周一学了半年。

    直到确信自己的文学鉴赏和评论能力突飞猛进后,他才重出江湖,再度开始写起文学评论稿。

    上次《文艺》编辑部喊他帮忙写阿廖沙自传体三部曲的介绍稿时,森哲太郎还不太清楚《童年》的具体剧情和设定。

    现在4月号《文艺》发了,《童年》的单行本也在如火如荼的制作中,他又从朋友那儿分别搞来了沙俄版和英文版的《童年》,货比三家之后,他对这部有了全新的认识。

    最开始看《童年》时,森哲太郎还有点提心吊胆,觉得北川老师把大家期盼的“美好童年”写的如此致郁,即便背景板在十九世纪的沙俄,搞不好也会让日本读者们水土不服。

    现在看完了《童年》,他心里的这种担心瞬间消散,剩下的只有敬佩和甘拜下风。

    森哲太郎十分笃定,任何看完《童年》的人,都肯定想知道后续,想知道离开了外祖父家的阿廖沙和外祖母该怎么在鱼龙混杂的“人间”里生存下去。

    “能给读者如此大的期待感,绝对不只是因为里对阿廖沙这一个人物的刻画。

    出色的群像写法,这才是《童年》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深造过的森哲太郎对纯文学的赏析能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以往让他夸耀北川老师的,他只能说一些干巴巴、似是而非的套话,且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会竭尽全力把评论稿的重心放在容易与别人起争议的点上。

    这么一来,就算大家发现了他的文学赏析水平一般,也会先被他犀利的言辞和激进的观点所吸引。

    喜欢看的人自然无所谓其他,而不喜欢看的人则会疯狂和他对喷,从而忽略掉这个有关基本水平的问题。

    靠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小技巧,森哲太郎在日本文学评论界混得风生水起,号称年轻一代第一人。

    可现在,学成归来的他已经在朝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他不再避重就轻,也不再只顾着蹭流量。

    森哲太郎想成为像加藤周一老师那样的顶级文学评论家。

    而让他下定这个决心的人,正是写了《童年》的北川老师!

    连北川老师这样的文坛第一人都还在孜孜不倦学习着,进步着,他又有什么理由松懈和放弃呢?

    意识到群像写法是《童年》吸引人的关键点后,森哲太郎的评论稿立即有了全文主题。

    “《童年》是一本独特的。它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画来。

    它更像一幅长长的油画,如隔壁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般,用漫长的笔墨精细复原了一个时代。

    它写了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而并非只有我们所见的阿廖沙一人。

    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他们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沙俄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价值。

    当然,如果只是以上这些优点,它还不足以让我称之为‘世界名著’。

    《童年》能成为我心目中的‘世界名著’,还因为它在里涉及到了一个很多人曾经历过,曾意识到过,却又常常选择忽略和妥协的问题——

    该如何正确的教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