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影帝:我谢谢你哦 > 第七百三十八章 对手

第七百三十八章 对手

    第七百三十八章 对手 (第3/3页)

《建国大业》,《长津湖》这种献礼型的作品,都有博纳深度参与。

    桦宜连边都沾不到。

    所以于东这人嚣张的不行,说话都叉着腰。

    但给陈可欣来了电话的,并不是老韩,也不是于东。

    而是另一位导演,名叫黄建新。

    这位又是谁呢?

    依旧是帝圈核心人物。

    陈可欣投诚,帝圈与他直接接洽的,就是黄建新。

    后来的《建国大业》,导演挂名是韩三品,但其实就是黄建新拍的。

    《建党伟业》,《湄公河行动》,《长津湖》,他都有参与制作。

    并且在83年,老韩从峨眉厂出去后,到北电进修。

    黄建新是老韩在北电进修班的同班同学!

    归根结底,他们都是一窝的。

    同时黄建新还是《投名状》的制片人,相当于帝圈这位给陈可欣的监工。

    所以这位的分量,在陈可欣这边非常重,远比李连界重。

    张远是怎么和这位说上话的呢。

    程好。

    程好与黄建新合作过三次,最近的一次,就是范伟主演的《求求你,表扬我》,片子里还给她整了个大裸背。

    由好姐姐带着,与黄导吃了个饭。

    席面上当然还叫上了老韩。

    这一说一聊,知道他对这部戏感兴趣。

    老韩这边还在与他合作,《疯狂的赛车》中影也占着股份,那都好说。

    演员,天生低导演一等。

    哪怕是李连界,最多也只是和陈可欣平级。

    老李提拔他,当然好。

    但张远求稳,还是采用了“降维打击”的方式。

    毕竟一年到头,华夏影视圈的顶级制作就那么几部,错过了,就得等一年。

    机会来了,他不会放过,必然要想完全之策。

    那现在就成了,制片人,两位主演,都推荐了他。

    张远这么做,还是在针对香江人的“护短”心理。

    香江人,总是想往剧组里塞更多香江人。

    他必须给到足够的压力。

    曾佳在旁听得一脸迷茫。

    “还有这事呢……”

    “他已经提前把制片人都搞定了,那我们今天还来做什么?”

    关系到了,水平也得到,那才能心服口服。

    “好,要不我们试一试?”寒暄到位后,陈导问到。

    “可以,都听您的。”

    他没有让张远直接表演,而是给了一页纸的台词,让他先念。

    《投名状》这部戏,男主虽然是庞青云,但整个故事,是以姜武阳的视角去展开的。

    姜武阳既是片中人物,又站在观众视角,为大家讲述故事。

    所以片中的旁白,都得由姜武阳来念。

    这刚好卡在张远的强项上。

    从一帮老艺术家,尤其是张国利这类擅长配音的老家伙身上他可没少薅。

    字正腔圆就不用说了,那是基本功。

    韵律,起伏,情感,才是进阶标准。

    陈可欣在旁托腮听着,能从他的旁白中,听出一丝悲伤和绝望来。

    这的确符合姜武阳的人物性格。

    尤其和金城武一对比。

    陈导想着,小武还带着点宝岛口音。

    张远这边都快顶的上央视播音腔了。

    那差距不是一般的明显。

    “行,很好。”

    陈可欣笑着结过台本。

    “表演的话,你的演技我看过,正常发挥,应该问题不大。”

    在《门徒》时,陈导见过他的表演,专业程度还是给他留了很深印象的。

    “姜武阳这个角色,打戏较多。”

    “连杰说,你很擅长打戏。”

    “对,这是我的特长之一。”张远没有丝毫客气。

    “那行……”陈可欣咬着指甲,心说这个角色最重要的几点外在要素,他都符合。

    心说他的确合适。

    “这样,你去换上我们准备的戏服,扮上看一看。”

    “我也拍几张照片,然后再录一段表演的VCR。”

    “好给剧组的其他人看,毕竟片子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

    “没问题。”张远应下后,这就起身去隔壁道具间更衣。

    助理和曾佳也去帮忙。

    陈可欣想着,这就差不多了。

    给帝圈这边也有交代。

    希望这小子能为片子的票房提供帮助。

    但正当他确定的七八成,觉得差不多稳了的时候。

    他的手机却叮叮当当的响了起来。

    拿起来一瞧。

    是金城武打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