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小种相公 (第2/3页)
仔细打量后,确定这次是与赵孝骞的第二次见面。
上次见面是在龙卫营,当时官家在场,二人也根本没有接触过。
这位世子吃错什么药了,为何这次见面对自己如此热情?
赵孝骞确实是打从心底里洋溢的热情。
这位种建中,其实便是后来的种师道,天下人敬仰的抗金英雄,鼎鼎大名的“小种经略相公”,其父种谔早逝,被尊称为“老种经略相公”。
只是如今他的名字叫“建中”,后来徽宗即位后的年号叫“建中靖国”,种建中为了避讳,于是改名叫“种师极”。
再后来,徽宗亲自赐名,将他的名字改为“种师道”。
道君皇帝嘛,赐名都悄摸摸地给人上价值,不奇怪。
只是赵孝骞打死没想到,大名鼎鼎的种师道,如今竟在汴京龙卫营统兵,而且还是厢都指挥使。
“厢都指挥使”是大宋的武官,这个职位只在汴京上四军中存在,一个厢麾下统三军,每厢麾下将士约四千多人。
也就是说,种建中这个厢都指挥使,相当于后世的旅长级别。
当然,上四军选兵特别严格,常年存在兵员不足的情况,种建中麾下真实的将士人数,或许只有两三千人马。
不管怎么说,眼前这位是个牛逼人物,早知他在龙卫营中,赵孝骞说什么都得主动跟他结交。
如今的种建中其实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种家祖籍洛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种家军”便是他家的,祖孙三辈打下的威名。
只不过后世人说起宋军,大多只知“杨家军”“岳家军”,却不知其实种家军在大宋的名气和战力,在这个时期算是天花板级别了。
“世子太客气了,末将实不敢当……”种建中很谦逊,大宋武将的地位确实太低下,种建中如今也不算太出名,在权贵面前习惯了低头。
赵孝骞笑道:“种将军莫多礼,不嫌弃的话,以后与我论个忘年交,咱们多处处,我这人其实偶尔还是很有内涵的。”
种建中勉强笑了笑,但不敢应声。
一个是皇室宗亲,一个是统兵武将,两人论交实在犯忌讳,种建中可不敢与赵孝骞表现得太过亲密。
但种建中却还是朝他躬身一礼:“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