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守易形 (第2/3页)
他们站在队列里基本没怎么动弹,对面成群奔跑的猎物就这样一大片一大片地死了?
这究竟是怎样逆天的烧火棍!
燧发枪从发明到量产,一直都是保密状态,大宋朝堂上下除了火器监的官员和工匠外,知道此事的人很少很少,朝臣们基本全然不知情。
谁能想到,孱弱百年的大宋居然搞出如此犀利的火器,而且出现得毫无预兆。
今日燧发枪的登场亮相,不仅是对辽国使团的震撼,同时也深深震撼了大宋的官员。
诸多官员和纨绔的人群里,唯有蔡攸兴奋得两眼发光。
他算是隐约知道一些内幕的,城外火器监常常听到爆炸声,不知里面在研究什么,听说还时常闹出人命,隔几日便有工匠的尸首被抬出去掩埋。
而这两个月来,他爹户部尚书蔡京奉旨向火器监批了好几笔钱款,据说火器监在打造一种非常厉害的兵器,发明这种兵器的人,就是楚王世子赵孝骞。
蔡攸的心情越来越激荡,当初决定跟随赵孝骞,不过是为了个人前程,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人竟然在一步一步地改变国运?
蔡攸藏在宽袖中的双手,不自觉地悄然攥紧。
是的,蔡攸深受父亲的影响,他也是个投机者,选择跟随赵孝骞,也是一种择木而栖的决定。
可是,蔡攸也希望除了私利之外,还能做出一番名垂青史的功业。
平民百姓无法拒绝族谱单开一页,贤臣名将又有谁能拒绝史书为他单开一页?
今日看来,只要坚定地跟随赵孝骞,或许真能实现这个愿望。
赵孝骞仍骑在马上一动不动,他的眼神眺望遥远的平原尽头,不知在思考什么。
而大宋官员们已从震惊中回过神,然后,大家都沸腾起来了。
“我大宋竟有如此神器,以后咱们还怕他辽人作甚?”一名纨绔兴奋地高声道。
“此物专克辽骑,何人竟有此天纵之才,造出如此神器?”
“只需列装我王师万人,何愁不能平辽灭夏!”
群情激奋,欢欣鼓舞,所有大宋官员和纨绔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四周的气氛顿时热烈沸腾起来。
萧光敬领着辽国使团的人策马回来时,每个人都是脸色铁青,沉默地骑在马上一言不发,望向赵孝骞的眼神分明多了几分忌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