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赵佶 (第2/3页)
量才应放在首位。
反正这几日赵孝骞过得很滋润,初尝床笫之欢后食髓知味,与姜妙仙每日胡天胡地。
这时的赵孝骞才终于知道了爸爸的快乐。
家里一房侍妾已经够快乐了,实在不敢想象赵颢那十几房侍妾的日子,是不是快乐加了十几倍。
质疑父王,理解父王,成为父王,将来终究还会超越父王。
王府不知岁月,而王府之外,朝堂又生剧变。
原属旧党的范纯仁和吕大防,在三辞相位后,赵煦终于准了。
二人被贬谪地方,范纯仁任黄州团练使,吕大防知随州府。
二人本是尚书左右仆射,正儿八经的当朝宰相,被贬谪后,左右仆射的位置空了下来。
如此重要的位置,当然不可能空置。
赵煦允准范纯仁和吕大防的辞相奏疏后,第二天便任命章惇为尚书左仆射,总领新法之循推。
章惇支棱起来了。
今年初还是一个被贬汝州的贬官,一年之内三级连跳,从知州升门下侍郎,再升尚书左仆射,赫然已是人臣之巅。
赵煦的心思不容易揣度,但可以确定,任命章惇为宰相,足可见赵煦推行新法的决心之坚定。
因为章惇这人可不是善茬儿,说得好听叫“嫉恶如仇”,说得难听叫“性情戾烈”。
赵孝骞当初与章惇初见时,便敏感地察觉到章惇的眉宇间有一股莫名的戾气,这不是错觉。
范纯仁与吕大防双双被贬地方,代表着朝堂旧党最重要的政事堂相位已失守,新党渐渐势大。
满朝旧党哀怨之时,章惇上任左相的第二天,政事堂便颁下政令。
从此以后,朝堂全力推行新法,任何朝臣不得再议旧政。
这条政令,第一次将赵煦和章惇的政治意图摆到了明面上,也意味着朝堂即将开始大规模清洗旧党,提拔新党。
以往遮遮掩掩的作态,瞎子都知道赵煦亲政后的倾向,但朝廷尚无明令,旧党还能奋起争辩挽回。
而随着章惇正式就任左相,君臣终于不装了,摊牌了,我特么就是要弄死旧党。
不仅如此,章惇就任左相后,赵煦还接连发了几道任命旨意。
原知枢密院事曾布,升枢密使。
原兵部侍郎许将,升吏部尚书,拜尚书左丞,中书侍郎。
原河阳知府邢恕,升刑部侍郎。
原中书舍人兼侍讲蔡卞,进给事中。
一道道任命旨意,彻底将朝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