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鼓轻捶 (第2/3页)
终宋一朝,没有宰相架空君权,没有宦官干政,没有武将拥兵篡权,只有一群文人站在朝堂上打嘴仗。
总之,其言昭昭,其行昏昏。也就窝里斗内行,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全用在内耗上了。
赵煦当然也在乎皇权,这是他忍气吞声八年才等来的亲政。
所以当宰相太过擅权,便引起赵煦的警觉了,他绝对不容许相权凌驾于君权之上。
说完了治河的事,殿内又陷入了沉默。
君臣各怀心思,但表面上仍是一片和睦,二人都面带微笑释放善意。
有些事情,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明说的。
都已经是这个级别的人物了,不可能像幼儿园的小朋友那样,闹了意见当面道个歉,拉拉手,以后还是好朋友。
成年人有成年人的解决方式。
赵煦不能当面训斥章惇,因为会损了天子的形象,天子就应有雷霆不惊的涵养。
章惇也不能当面道歉,因为他是宰相。
朝中还有无数旧党朝臣在死死地盯着他,一旦今日他道歉了,宰相的威严尽失,旧党朝臣以后就不会买他的账,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直接告到赵煦面前。
彼此都清楚各自的立场,彼此也都明白对方的难处,道歉什么的,确实没必要说出口。
良久,赵煦笑了笑:“便如此吧,章先生,政事堂交给先生,朕很放心,新法仍要推行下去,这是大宋的国策,不可易也。”
章惇心头骤然一松,眼眶不知为何红了。
他知道,赵煦已原谅他了,这场风波终于过去。
“臣,定为官家,为大宋死而后已。”
赵煦笑道:“不必那么严重,章先生也要保重身子,朕最近清闲得很,又久不出宫闱,朝中有什么有趣的事儿,章先生不妨来朕这里,与朕多聊聊。”
章惇陡然又是一惊。
这是话里有话。
擅自拿问苏辙的事,官家终究还是记下了,这是官家含蓄地表达不满,并且警告他,以后大事小事,做之前最好让朕先知道,不可再先斩后奏了。
“是,臣明白了,日后若官家不嫌弃,臣会时常来觐见,与官家闲聊朝野之趣闻。”章惇万分乖巧地道。
赵煦满意地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