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世子稳重点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经略副使

第一百九十五章 经略副使

    第一百九十五章 经略副使 (第1/3页)

    赵孝骞外表儒雅,也没做过什么丧心病狂的事,反倒在汴京城有着不小的才名。

    可他实际上是个彻头彻尾的鹰派人物,无论政治倾向还是军事倾向,都很严重地崇尚武力解决问题。

    这要归功于前世的国家环境,他有幸生长在国家强盛,军事崛起的年代,国家给了他充足的底气,他才有了大国子民的思维。

    寇可往,我亦可往。

    来到这个世界,身处的时代如此窝囊,赵孝骞其实早就憋屈得很,不然也不会发明燧发枪,逼着自己给国家增加一点实力。

    如今实力增加了,朝堂上这些老货还如此软弱,赵孝骞真有点窝火,说话也就不那么客气了。

    让这群老货上战场,燧发枪发到他们手里,杀人于百步之外有何用,敌人刚发起冲锋,他们一定会扔了武器掉头就跑。

    这就是赵孝骞为何一直强调,武器再先进,决定战争胜负的终究还是人。

    一番话令群臣激愤,但赵煦却听得喜笑颜开。

    不愧是自家兄弟,到底比外人更贴心,这特么才叫人话。

    “子安之言甚是,朕深以为然。”赵煦果断定下基调。

    怒骂赵孝骞的群臣顿时一静。

    所谓“外交”,其实就是赔钱的潜台词,在场的众人都心知肚明。

    以前的赵煦或许犹豫一番后,一脸既当又立地勉强答应。

    但如今的赵煦心理上已没有了对辽国和西夏的畏惧,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赵孝骞的话正合他意。

    缓缓环视众人一圈,赵煦道:“依子安之意,大宋当如何应对?”

    赵孝骞不客气地道:“臣的意思,此时的议事根本是多余的,官家和政事堂诸公要做的,是马上召见枢密院,兵部,户部等诸司,统筹粮草军械,调集京师禁军,选出军中主帅,议定进军路线。”

    “敌贼入寇,以牙还牙方是正道,两国战端,唯有刀剑拳头才是真理,官家,兵贵神速,不可贻误战机,此事刻不容缓,宜当速速决断。”

    赵孝骞环视群臣,语气加重道:“战端即启,君臣军民一心,当同仇敌忾,再敢言和,乱我民心军心者,皆斩。”

    群臣眼皮一跳,再看看赵煦阴沉的表情,顿知官家万分认同赵孝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