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合作 (第2/3页)
此,感谢了这位年轻的俞总。
俞兴冲她笑笑,继续和宝腾集团的副总裁聊彼此的合作以及未来的机会。
宝腾集团的情况反正是看着挺糟的,没准除了莲花上的合作,以后还有别的机会。
不过,两边对这次的交易都想着低调处理,一个不管怎么说都是出售资产,而这个财务黑洞也仍旧有名声,另一个则是需要碳硅集团继续专注于第一款车型的研发,不想让资本运作的消息引发太多联想。
俞兴招待了宝腾集团的一行人,又让公司安排莲花工程的食宿等待遇问题,随即便是具体工作的对接。
除了莲花工程很擅长的底盘调校,它这次能提供的轻量化经验也是对碳硅集团很不错的补充,这既直接关乎电车的续航问题,也有益于车辆整体的操作、安全等方面。
毕竟,因为电池这个大件,电车的重量普遍比同级油车要重,而这多出来的重量就需要在车身结构上多下功夫。
十月的最后一天,伴随着三菱汽车的再度停牌,日产与三菱的收购案进入了正轨,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
刘琬英对于这次的波折不无叹息:“要是三菱的钱早点拨下来,你这次买莲花都能多吃些股份,可惜了,可惜了。”
俞兴没想到小英还琢磨这事,莞尔道:“已经不错了,反正我们是要它的技术服务,这次质押股票的钱就差不多都用掉了,诶,不知道毫米波雷达那边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宁德的电池倒是拿来了,但它打入宝马供应链有合同,不能使用那边的技术,这一块还需要一起研发绕开。”
刘琬英微微颔首:“我看你最近挺关心碳硅数据的发展,看来你这个车是到了一定阶段的正轨了。”
她对俞兴的状态是看在眼里的,之前碳硅集团刚成立的时候真是昏天昏地的忙,公司内外,融资估值,供应链上下,项目团队建设……都不得不亲力亲为。
俞兴略微踌躇,也有些自得的说道:“是啊,正轨,现在需要看不同团队的进度,崔之愚、胡铮南、托马斯他们都有很强的能力,我对这个公司的变化吧,还是上次张朝阳和丁磊过来,我觉得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出我们项目现在运转的气象,嗯,还是不错滴。”
刘琬英撑着下巴,瞧着俞老板鲜明的神色。
“诶,我打算明年元旦的时候宣布开放一批专利,一部分是我们对电池安全的研究。”俞兴想着公司的发展,忽然提到一件事。
刘琬英一怔:“还真免费开放吗?我以为你就是让媒体塑造塑造形象。”
“媒体是媒体的作用,行业的发展如果能更快,那当然也很好,这也只是一部分专利,我们会再设置一些条件。”俞兴笑道,“油车市场那么大,现在还是要把电车的蛋糕做大,把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变大。”
他掰着手指说道:“什么加价3万的汉兰达、加价7万的塞纳、加价4万的雷克萨斯,还有BBA各种各样的装潢包,等我们能竞争起来,这些就得被停掉。”
刘琬英思考片刻后说道:“我觉得这种普遍的加价应该让上面管管。”
俞兴耸耸肩,时管时不管的,谁知道呢。
他摇头道:“碳硅集团要在销售层面也区别于传统4S店,统一定价那一套能让人省心不少。
刘琬英问道:“明年6月能坐在你的原型车里在海边兜兜风不?”
俞兴露出一个笑容:“差不多,现在装上电池也能跑,但离可以称之为‘原型车’还有不小的距离。”
刘琬英调侃道:“我都迫不及待了。”
俞兴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才是真的迫不及待,但汽车不同于其它产品,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他握住小英的手:“幸好有过山峰,不然,碳硅集团得面临太多的压力。”
刘琬英反手挠了挠俞兴的手心:“我看熊总和徐总他们也没给你什么压力啊。”
俞兴想着碳硅集团的资金情况,没有说话,进来的钱没有压力,有压力的是怎么让新的钱进来。
时间进入十一月,不光是刘琬英注意到俞兴的状态,连碳硅集团内部也注意到他在时间和工作上的分配。
崔之愚有次在食堂里吃饭便有意无意的问了问情况。
俞兴反问:“不是有你吗?给你钱不就是让你干活的?”
“呃,老板,你是主心骨,见不到你人,我就没那么坚定。”崔之愚如此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