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百四十八章 老支书的难题

第五百四十八章 老支书的难题

    第五百四十八章 老支书的难题 (第2/3页)

益民自己先否定了。

    十七户人家,就算每家出两斤,离总数还差得远,况且谁家愿意平白无故把口粮送人?

    总不能叫全村的人捐吧!虽然说周家庄不缺粮食,但是谁也不愿意捐。

    老支书狠狠嘬了口烟,烟灰簌簌落在手背上也浑然不觉:“凑?前儿个开全村大会,为这事差点打起来,有的人就在说,要是出不起彩礼的话,那就不要结婚,等过完这个灾年之后,再想办法也行。”

    “老支书,您先别急。”周益民蹲下身,与老人平视,“容我回去琢磨琢磨,保准给您想出个法子!”他的声音不自觉拔高,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老支书枯树皮般的手突然抓住他胳膊:“益民,你可不能糊弄我!那些娃天天堵我家门口,我……”

    周益民突然想起什么东西,猛地挣脱老人的手,跨上摩托车。

    引擎的轰鸣声中,他听见老支书在身后喊些什么,却顾不上回头。

    这下轮到老支书傻眼了?

    刚刚不是还在说,会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现在人影都不见?

    难道是自己的这个要求太过分了吗?不过看周益民这么着急,肯定是想到什么办法,只不过是顾不上说而已。

    老支书只能是自己安慰自己。

    周益民开着摩托车,风灌进衣领,带着黄土的腥气,他的思绪却越发清晰——三十斤粮食的彩礼,绝不能成为困住周家庄年轻人的枷锁。

    虽然说三十斤粮食,他可以帮忙采购,但是这个头不能开,到时候十里八乡,肯定会埋怨周家庄。

    毕竟开了一个头,到时候彩礼想将降下来,可就没有这么容易。

    别人就说,你看谁家出了三十斤粮食,我女儿比他家的还要好,为什么不止三十斤

    摩托车风驰电掣般驶向街道办,周益民的心跳也随着车轮的转动愈发加快。

    他的脑海中不断盘算着那个大胆的计划,越想越觉得可行。

    很快,街道边那熟悉的灰砖瓦房出现在眼前。

    他顾不上和门卫大爷多寒暄,只是匆匆打了声招呼,就三步并作两步地朝着李主任的办公室跑去。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里面传来李主任清脆的“进来!”声。

    周益民推开门,李主任正伏案整理文件,抬头看见是周益民,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她满心以为周益民是来送奶粉的,眼神中满是期待,可周益民此刻满心都是村里的难题,根本没注意到李主任的眼神。

    周益民径直在椅子上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李姨,四九城现在人口压力大不大?”

    李主任闻言,脸色瞬间严肃起来,放下手中的笔,认真说道:“压力太大了!最近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城里,大部分都是逃难来的,粮食缺口越来越大,上面下了死命令,让我们想办法解决,可这谈何容易啊!”

    说到这儿,她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益民,你这么问,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李主任可以是知道,周益民既然能弄来肉,连更加困难的肉都没有问题,那粮食肯定也没有问题。

    要是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好的话,说不定到时候能往上升上一升,想到这里,本来平静的心,顿时就躁动起来。

    周益民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李姨,我想出个办法,也不知道行不行,想跟您探讨探讨。”

    李主任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身体前倾,急切地说:“益民,都这时候了,你还卖什么关子!有话直说!”

    她可是知道,周益民提出的想法,每次都能发挥不错的作用,就连上次加工厂能在广交会上大放光彩,其中也少不了周益民的功劳。

    周益民点点头,然后将村里的困境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当听到三十斤粮食的彩礼时,李主任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也太离谱了!现在好多人家恨不得倒贴嫁妆把女儿嫁出去,就为了少张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