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差点闹出乌龙

第五百五十三章 差点闹出乌龙

    第五百五十三章 差点闹出乌龙 (第2/3页)

,对于超负荷的收容所来说,也算是减轻负担的一种。

    要不然李主任也不会这么积极促成这个相亲大会。

    李主任来到,街道办的会议室的白炽灯有些闪烁,在墙面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二十多位女同志局促地围坐在长桌旁,木制椅凳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李主任握着钢笔的手在纸面上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昨天参加相亲的,有没有看上周家庄小伙子的?”

    话音刚落,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秀兰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麻花辫垂在胸前轻轻晃动。

    她想起二柱递红烧肉时烫得发红的指尖,还有那碗里颤巍巍的肉块,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跳动。

    “我我愿意。”她的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唧,却如石子投入深潭,激起一阵涟漪。

    “真要去乡下啊?”角落里传来压低的议论。

    穿灰布衫的姑娘抱起双臂,指甲在补丁边缘反复摩挲,“虽说能吃饱饭,可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这辈子就拴在地里了。”

    她身旁扎着头巾的同伴附和着点头,发梢沾着的干草碎屑跟着抖动:“城里再难,好歹能碰碰运气。”

    巧云悄悄往秀兰身边挪了挪,圆脸上还带着未褪的红晕:“我觉得周家庄挺好的。那个叫大柱的小伙,编竹蜻蜓的手艺可巧了,还说要给我编一屋子呢。”

    她的话惹来几声轻笑,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

    “听说他们村有自己的晒谷场,过年能吃上白面馍馍。”阿翠抚着辫梢的红头绳,眼神向往,“我娘临终前总念叨,想让我找个能吃饱饭的人家”

    她的声音突然哽住,抬手抹了抹眼角。

    李主任轻咳一声,笔尖在桌面敲出清脆声响:“大家不用急着做决定。”

    她看着姑娘们各异的神情,语气放缓,“周家庄虽说在乡下,可地广人勤,小伙子们踏实肯干。但城里也有城里的机会,都想清楚了。”

    李主任也没有将话说满,毕竟她也不太清楚,周家庄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性格。

    虽然有周益民在其中,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周益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上班,有时候就算是想管,也不一定管得了。

    “李主任,我也愿意!”又有个姑娘举起手,手腕上褪色的红绳随着动作晃了晃,“我在收容所待够了,想有个自己的家。”

    她的话像是打开了闸门,陆续有姑娘跟着表态,声音从怯生生变得坚定。

    反对的声音仍在继续。“我表姐嫁给乡下人,天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最初开口的灰布衫姑娘撇着嘴,“我宁可在城里打零工,也不想一辈子困在山沟沟里。”

    她的话让几个姑娘面露犹豫,目光在同伴和李主任之间游移。

    秀兰攥紧拳头,鼓起勇气抬头:“我见过他们干活的样子,手上的茧子比我鞋底还厚。”

    她想起二柱帮老人搬凳子时的利落劲儿,声音不自觉拔高,“这年头,踏实能吃苦比什么都强!”

    她的话让不少人若有所思,议论声渐渐弱了下去。

    李主任开始清点举手的人数,钢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

    十三只举起的手,在昏黄的灯光下像是十三面旗帜。那些放下的手,有的还在空中悬了片刻,才带着叹息缓缓落下。

    窗外的夕阳不知何时染红了半边天,余晖透过斑驳的玻璃,洒在姑娘们或期待、或失落的脸上,为这场关于未来的抉择,镀上一层温暖又略带惆怅的色彩。

    李主任仔细记录下名单,递给周益民时感慨道:“这十三对要是成了,街道办也能减轻些负担。”

    周益民看着名单,突然想起谢玉梅,开口道:“李姨,我想见见谢玉梅,不知道方便吗?”

    李主任神色一紧,语重心长地说:“益民,你可不能犯糊涂!听说你有个大学生对象”

    周益民急忙摆手解释:“李姨,您误会了!村里学堂缺老师,我看谢玉梅同志有文化,想问问她愿不愿意去教书。”

    李主任恍然大悟,连忙派人去收容所叫人。

    不多时,谢玉梅牵着弟弟小宝出现在门口。

    小宝四五岁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