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出手帮助

第五百八十一章 出手帮助

    第五百八十一章 出手帮助 (第3/3页)

找活干。”

    男人喉头哽咽,掰下一半馒头塞进孩子嘴里,自己却只咬了小小一口,仿佛那不是食物,而是千金难换的珍宝。

    张燕蹲在一旁,将烤红薯掰成小块,还细心地吹凉。

    火光映着她温柔的眉眼,男人突然捂住脸抽泣起来:“好人呐等我挣了钱,一定还”

    周益民摆摆手,掏出怀里剩下的两张粮票塞进孩子口袋,转身时帆布包带扫过男人的手背。

    深秋的夜风卷着枯叶掠过巷口,男人望着摩托车消失的方向,怀里的馒头还带着体温。

    他颤抖着将剩下的半块馒头掰成碎屑,小心翼翼地塞进破棉袄内侧的口袋,指尖反复摩挲着布料接缝处,确保没有一丝粮香漏出。

    远处传来夜枭的啼叫,他猛地抬头,警惕地环顾四周——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半块白面馒头足以让饿红了眼的人铤而走险。

    怀中的儿子突然动了动,男人这才想起孩子口袋里的异样。

    他颤抖着摸出两张迭得方方正正的粮票,五张票面的油墨在路灯下泛着暖黄的光,旁边还有两张崭新的一元纸币,边角硬挺得能划破掌心。

    血冲上头顶的眩晕感袭来,他喉咙里发出含混的呜咽,指尖在粮票上反复游走,仿佛在确认这是不是一场梦。

    “爸爸,这是什么?”儿子仰起小脸,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

    男人突然将孩子紧紧搂进怀里,下巴抵着他柔软的头发,任由滚烫的泪水砸在孩子后颈:“这是.这是大哥哥给的救命钱。”

    他的声音闷在棉衣里,带着破碎的哽咽:“记住,刚才的大哥哥和姐姐,是咱们家的恩人。”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无意识地攥住父亲的衣角。

    男人低头看着孩子皴裂的手掌,想起刚才张燕给他擦脸时的温柔,想起周益民塞粮票时那只布满机油老茧的手。

    他突然对着摩托车消失的方向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惊飞了墙角觅食的野猫。

    男人裹紧孩子,将粮票和纸币小心地藏进贴胸口的布袋,用补丁摞补丁的布带死死系住。

    摩托车缓缓驶出巷子,尾灯在夜幕中划出一道暗红的弧线。

    张燕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哽咽:“益民哥,这个灾年什么时候能过去!”

    她回想起方才那孩子冻得通红的小脸,还有男人枯瘦如柴的模样,喉头像是被粗粝的麻绳紧紧勒住。

    风卷着零星的枯叶打在她脸上,却不及心里泛起的寒意。

    周益民握着车把的手紧了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认真回答:“燕子,你放心,灾年肯定会很快就过去。”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这话既是安慰张燕。

    在周益民的记忆当中,这次灾年一共持续了三年,今年是最后一年,很快就能过去。

    一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张燕说起学校里同学们互相分享口粮的故事,周益民则讲起厂里师傅们省下饭票接济困难职工的暖心举动。

    夜色渐深,摩托车的轰鸣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响,却盖不住两人话语间传递的温暖与希望。

    很快,摩托车停在了张家小院门前。

    周益民本想在门口道别,毕竟两手空空贸然上门实在失礼。

    可张燕哪肯放过他,纤细的手指紧紧攥住他的袖口,像只撒娇的小猫般拽着就往屋里走:“来都来了,进去喝杯热水再走!”

    一推开斑驳的木门,暖黄的灯光便倾泻而出。

    张建设正在糊窗户缝,抬头看见周益民,立刻放下手中的浆糊刷,爽朗地大笑:“稀客啊!快进来坐!”

    张姨系着蓝布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擀面杖,看见周益民清减的模样,眉头瞬间拧成了麻花。

    “益民啊,”她快步走过来,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上周益民凹陷的脸颊,“工作要顾,但是身体也要顾啊!要知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说着,眼眶竟有些发红,“看你瘦成这样,阿姨心疼。”

    周益民心头一暖,鼻尖微微发酸。他笑着点点头,声音里带着几分腼腆:“张姨,这段时间是有点忙,以后我会注意的。您放心,我壮实着呢!”

    话音未落,张姨已经转身往厨房走去,嘴里念叨着要下碗鸡蛋面,那架势容不得半点推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