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伴手礼 (第2/3页)
么说,韩贵山的两个妹妹很好奇的问四喜汤团是什么。昨天刚刚成为四喜汤团忠实信徒的韩贵山连忙开始激情科普,忘词的时候给陈功一个眼神,陈功就继续科普,而且更加专业。
给韩贵山的两个妹妹听的一愣一愣的,表示等下吃饭的时候一定注意一点,少吃点菜,把胃口留下来吃传说中的四喜汤团。
看韩贵山这么激动,许成都有点迷茫了,思考自己前段时间是不是出国吃得太开心所以有一段记忆缺失。
他怎么不记得秦淮会四喜汤团?
秦淮的手艺是还可以,尤其是配上他的年纪和经历,称得上天纵奇才。
但是论整体实力,算不上特别惊艳,偏科严重,最拿手的果儿还需要一位红案大师从旁协助。
许成相信秦淮假以时日一定能登顶白案,刷新白案厨师在名厨录上的最高排名,但不是现在。
现在如果让许成挑的话,不吃果儿,许成肯定更愿意去知味居吃几天。
知味居厨师多点心多,只要是大师傅综合实力都在秦淮之上。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四喜汤团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秦淮什么时候会的四喜汤团?韩贵山有这么爱吃汤圆吗这么推崇。
许成已经开始思考今天的生日宴结束之后,要不要给韩贵山推荐一个汤圆做得还不错的白案师傅,让他的好友多少也在白案上见见世面。
抱着这个想法,许成开始在心里默默筛选他熟悉的白案师傅。
另一边,厨房里,随着凉菜的出餐,秦淮和臧良的话题也开始越发跑偏。
闲着也是闲着,他们两个已经聊到今年《知味》的开年大刊了,臧良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白日做梦了。
“要是我做的菜也能登上《知味》的开年大刊就好了。”臧良满是憧憬的道,“要是我登上了,我就打电话让我爸妈在家里拉横幅,从我们村一路拉到乡里。等我过年回去的时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宴三天我来做饭,让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尝尝我的手艺。”
秦淮用过来人的经验很是真诚地劝道:“会累死的。”
是真的会累死。
秦淮作为一个白案厨师,白案这么能走量,今年过年回家都差点累死,更不要说臧良是个红案厨师,还是淮扬菜的红案厨师。
只能说臧良对村民们的饭量一无所知。
臧良羡慕嫉妒恨地看了秦淮一眼:“你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上了《知味》你当然觉得没什么,我别说上《知味》封面了,哪怕名字在上面出现过一次,我也要把那一段截下来一天发10个朋友圈。”
“唉,我师父上次上《知味》的时候怎么就没想着带带我呢?好歹让我的名字蹭上去呀。”
秦淮:……
你可真是臧穆的好徒弟。
“你这么年轻,以后肯定还能再上《知味》。唉,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我其实真不想再上《知味》了。”秦淮道,“1月份的时候黄记生意好得我都害怕,我感觉我每天就差住在黄记了。平时生意就已经很好了,再来一次真受不了。”
臧良:……
臧良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掏出手机给谭维安发消息。
臧良:你没说错,秦淮真的很会凡尔赛,我都有点想揍他了。
谭维安秒回:
就在臧良还想在说些什么的时候,秦淮放下刚包好的四喜汤团进入工作模式:“时间到了,臧良你去看看锅有没有空出来,我这边要搓面条做长寿面了。”
“等会你注意看看时间,25分钟后开始煮四喜汤团,4种汤团分4口锅煮,每口锅的时间不一样,具体要求我的微信发给你了。”
见秦淮秒切换到工作模式,臧良都懵了,下意识开始干活,问:“你什么时候看的时间?”
“感觉。”秦淮道,“你忘了?我最开始是卖早餐的,早餐出餐生死时速,包子蒸出来晚了学生上学就得迟到,一刻也耽误不得。”
臧良瞬间对早餐师傅肃然起敬。
不远处的佟德宴指了指秦淮:“看看人家,聊天归聊天,正事一点也不耽误做,你们呢?”
“呵。”
事实证明,秦淮确实很会卡点。
长寿面是第1道上桌的白案菜品,不少宾客见服务员按人头端上来长寿面,都笑着说韩总还挺会搞仪式。儿子才两岁面条都不一定能吃明白,生日宴上还不忘按人头上长寿面。
长寿面是在后厨里放凉了一段时间,到适口温度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