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反向交流 (第2/3页)
这边的客流量比云中食堂大很多,这边的客人特别喜欢叫跑腿代购,而且黄记不像云中食堂点心是全天供应,都是集中时间售卖。你现在量不做大,等到午间营业时间根本供应不过来。”
臧良听秦淮这么说都惊了,有些茫然地问:“你一个人做得过来吗?”
在臧良看来双蟹包主要还是靠秦淮一个人做,主要工序都是由他负责。
“他做得过来。”谭维安抢答,说完指了指王俊,压低声音,“那个头发特别稀疏的看见了吗?他是黄师傅的六徒弟,专业给秦淮打下手的,干活效率特别高,一个顶三个我。”
“你别看他是红案厨师,他现在包子包得可好了,那个褶捏得比白案厨师还专业。”
臧良倒吸一口凉气,心想黄记果然恐怖如斯,黄胜利的徒弟真是藏龙卧虎,居然还有这种技能。
接下来的时间,秦淮都在高强度地做双蟹包。
他选择一练会双蟹包就带着郑思源等人来黄记,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王根生的任务,主要也是为了刷双蟹包的熟练度。
熟能生巧这4个字,在白案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练会了和练熟了是两种概念。
来黄记,秦淮可以更好地刷双蟹包的熟练度,因为黄记这边的帮工更专业,更合他的心意。
这份合心意不仅仅是会看人眼色和茶泡得好,更多的还有默契和配合,在这方面王俊几乎是无人能及。
王俊作为黄胜利的亲传弟子,虽然是黄胜利的一众弟子中天赋最不出众的,但也是名师亲传,这个名头拿到厨艺圈子里至少是响当当的。
正常情况下,王俊肯定是不乐意给秦淮当帮工的,他可是名师亲传,而且是红案厨师,哪有给一个白案厨师当帮工的道理。即使这个白案厨师的点心前段时间刚上过《知味》,名声鹊起,能被别人称得上一句秦师傅,这也不合理。
但王俊显然是乐在其中。
王俊非常享受给秦淮当帮工的过程,无论是切配、炒馅、煮馅,甚至是包包子,王俊都很愿意去做。
这份愿意黄记很多人其实都没有发现,只觉得王俊真的很听黄胜利的话,师父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但是秦淮作为之前每天在黄记和王俊接触最多的人,他是能很明显的感受到王俊的情绪的,并且能猜到一点原因。
王俊就是爱给人打下手。
他至今为止几乎全部的厨师生涯都是给人打下手,包括到现在也仅仅是在厨房中负责切配的工作。加上王俊本身的性格比较沉默寡言,不是那种很有主见的人,秦淮能感受到王俊其实有些恐惧成为炉头厨师独当一面。
如果说董仕是做梦都想从切墩厨师升级到炉头厨师掌勺,王俊就是做梦都在逃避。他在每天切墩的时候把自己的事情认真做完,同时不去主动过问其他人的活,一是因为他性格本就如此,二是因为他不敢过问。
他自知能力不行,所以总是对未知的东西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平时黄胜利对他进行考核,让他炒两个小菜还好,如果真的让他去当炉头厨师,只怕王俊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他怕搞砸这一切。
而给秦淮当帮工,其实是王俊的舒适区。
有王俊这个跨专业的顶配帮工在,同时又从黄记的优秀帮工里点了两个给秦淮打下手,秦淮做双蟹包的效率可谓是大大提升。
提升到秦淮在做双蟹包之余,都有闲情雅致跟王俊唠会嗑。
“俊哥。”秦淮一边调馅,一边用半开玩笑的语气问站在他边上熟练包包子的王俊,“我听董仕说黄师傅有意给你升职加薪,让你当炉头厨师。”
听秦淮这么说,王俊吓得包子褶都差点捏错,连忙低声说:“没有,哪有的事,我现在这个水平怎么可能能在黄记当炉头厨师,还早着呢。”
不远处的黄胜利听到王俊这么说无奈地摇摇头,继续指点黄嘉。
“我觉得俊哥你水平挺好呀,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基本功扎实,你做事又认真负责,当炉头厨师应该没问题,炉头厨师又不一定非要做大菜,家常小菜也行。”
“不行的不行的。”王俊连连摇头,“我没有这个实力,师父说了,客人来我们黄记愿意花这么高的价格吃菜,就是相信我们黄记的实力。无论大菜小菜都不能马虎,家常小菜也要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