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516章 裤子求稿

第516章 裤子求稿

    第516章 裤子求稿 (第2/3页)

冯晓刚写的是余德利和戈玲之间的一段对话。

    大概就是说,余德利陪媳妇逛商场,媳妇看着一条六百块的裙子,这时候余德利嫌贵,又怕媳妇生气,于是脑袋一转想出一条妙计,既省了钱,又让媳妇对他赞不绝口,在编辑部看着戈玲,忍不住得意的和戈玲炫耀起来。

    “不错不错。”

    江弦先是给了冯晓刚一句肯定,“这余德利的性格写的太灵巧了,抠搜又奸诈的老油条,完全写出来了。”

    “您过奖了。”

    “该夸得夸么。”

    江弦笑了笑,“又省钱又哄好了媳妇,刚子,你这不会是自己哄媳妇的经验写进去了吧。”

    “没有的事儿,没有的事儿。”冯晓刚腼腆摆手。

    “就是这语言写的太死板了。”

    江弦道:“你们不用有太大压力,我知道海马的很多人,尤其是你这样的,半路出家,不是专业编剧,想写剧本是很有难度,但咱们奉行一个实用主义,剧本不必非要写成文学作品,能拿来拍戏这就够了。”

    “实用主义.”

    冯晓刚砸吧着江弦的话,“头儿,道理其实我也明白,可就是不太能把握住您当初说的那根线。”

    “什么线?”

    “也不是线了,就是那个尺寸。”

    冯晓刚一拍大腿,“用您那句话说就是,在雅俗之间左右为难的文学艺术各得其所。”

    “嗷~”

    江弦明白过来。

    “咱就是弄不明白中间这个分寸,写白一点儿,他俗了,写雅一点,又脱离群众了”冯晓刚讲述起自己的困扰。

    江弦笑了笑,“这样吧,我这儿有份稿子,你拿回去看看,我也不敢说我写的有多好,但是主要是让你品味品味这份稿子里那种感觉,应该和我说的那种滋味儿大差不差。”

    “稿子?”

    冯晓刚脑袋一转,“是您的新?”

    “是,刚写完,还没发表。”

    “哎呦。”冯晓刚激动起来,没想到自己能有幸提前于大众看到江弦的手稿。

    江弦从书房里取出稿子,交到冯晓刚的手上,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可别给我弄丢了,要是丢了我拿你是问。”

    他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当初《编辑部的故事》剧本写完以后,剧本竟然不翼而飞了。

    没有计算机的时代,剧本丢了等于编剧努力全都白瞎。

    海马的王朔和马未都还有其他作家一看是这情况,琢磨着那就不弄了。

    正当所有人手足无措之际,冯晓刚说我写,有人写总比没有人强,死马就当活马医,就让冯晓刚写了,这一写就把《编辑部的故事》写成了,冯晓刚也得到赏识了,从此飞黄腾达。

    后来有很多人说,这剧本就是冯晓刚故意弄丢的,还有人说就是冯晓刚自个儿偷得,说他后来写的那个剧本,就和两颗豌豆似得,和丢了的剧本几乎相同。

    不过江弦比较相信,后来那玩意它就是冯晓刚自己写的。

    偷剧本也太荒谬了。

    而且真要是完全一样的剧本,王硕和马未都他们能饶了这厮?还能容忍这货继续拍自己的电影,再一块儿合作那么多年。

    甭管王硕还是马未都,这都不是什么好惹的主,都不能轻易得罪,嘴那是一个比一个毒。

    当然了,江弦也不怕冯晓刚真给他弄丢了,弄丢了也能恢复,毕竟就在脑袋里头。

    只是他自己写的那一部分会比较麻烦而已。

    冯晓刚拿着江弦的,从江弦家告辞,刚坐上公交车就按捺不住,冻得僵硬的手指搓开稿子的第一页扫了一眼:

    “顽主?”

    “嗬,写到这上面了?”

    他出生在京城西城阜成门白塔寺附近的胡同里,父母离异后,又和姐姐跟着母亲挤在纺织厂宿舍生活。

    虽然艰苦,还带点儿湖南血统,但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顽主这词什么意思,外地的可能不懂但他一定懂。

    冯晓刚接着往下看:

    “在一条繁华商业街的十字路口,杨重正满面春风地大步向站在警察岗楼底下一个他从未见过面的姑娘走去。

    ‘对不起我来晚了,我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你等半天了吧?’

    ‘没关系,你用不着道歉。’刘美萍好奇地看着杨重,‘反正我也不是等你,你不来也没关系。’

    ‘你就是等我,不过你自己不知道就是了。今天除了我没别人来了。’

    ‘是吗?你比我还知道我在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