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520章 《当代》为你改了风格!

第520章 《当代》为你改了风格!

    第520章 《当代》为你改了风格! (第2/3页)

从团结湖排中山公园去了。”

    “有那么夸张么?”

    何启治把帽子扣脑门儿上,扶正,“您还是不了解文学界,不然您就知道了,我这说法,保守喽。”

    何启治这么着急不是没缘由的。

    他们《当代》和《收获》、《花城》、《十月》三本刊物并称为现代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

    而《收获》、《花城》、《十月》这三本刊物,都有过江弦的代表作发表。

    《收获》应该是他们之中最早约到江弦稿子的,当初江弦一篇《褐变的荔枝》就是在这部刊物上发表,后来还有《琉璃月照铜钱街》、《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多篇作品。

    《花城》则是他们之中最近和江弦合作最频繁的,江弦的上一部重磅中篇《无主题变奏》,就是在这部刊物上首发。

    一经发表,犹如巨石入湖,掀起千层巨浪,一时间读者们阅读热情极高,在评论界掀起的一场场讨论也持久不下。

    前不久何启治还看着过《花城》的主编苏晨一次,因为刊物销量高涨,这老小子脸上皱纹都少了许多。

    至于《十月》,一部《高山下的花环》,能抵得上一百部了!

    不仅在前年的国庆阅兵上,作为文艺界彩车形象进到全国人民的视野。

    前不久,教育部最新修订的第六套教材,也将这篇引入了教材之中。

    一部刊物能推出这样一篇作品,都能拿来当作压箱底的光荣事迹了。

    这么一看,“四大名旦”《收获》、《花城》、《十月》都和江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反倒是他们《当代》,按理说,以江弦和人文社的关系,他们早该有机会推出一两篇他的首发。

    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当代》总是阴差阳错的和江弦错过。

    一直到现在,江弦都已经在文坛成就了自己的地位,他们《当代》的刊物上,还没有任何一篇江弦的首发作品。

    这也太尴尬了!

    一位成就了自己地位的作家,一位得到过整个中国文学界认可的作家。

    他没在你们的刊物上发表过作品。

    这不是他的耻辱。

    而是这部刊物的耻辱。

    这不是他没水平。

    而是这部刊物没有水平。

    所以何启治这么着急,那真是有道理的。

    他先是回了趟人文社,找了一趟李景峰,他知道李景峰和江弦关系不错,想让李景峰给他当个中间人。

    李景峰也不好拒绝。

    毕竟人文社和《当代》,说白了就是一家,《当代》就是他们人文社的刊物,《当代》要约稿子,那他们人文社这个老大哥也不好不帮忙。

    “这样,我带你去他家,不过非得现在去么?”李景峰问。

    何启治坚持点头,“就得现在,耽搁一会儿都不行。”

    京城今儿晚上的天气不算好,虽然夕阳暖暖和和的,但那都是室内的假象。

    外面儿那大风吹得人那叫一个凉爽。

    尤其太阳一落山,北风卷雪,噼里啪啦往脸上打不说,那手更是跟针扎了似得,连自行车把手都攥不稳吗,一会儿就得换一只到嘴前面呼呼两下。

    李景峰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可又知道约稿事儿大。

    就这么坚持着,一路蹬着“二八”锰钢车,和何启治一块儿到了团结湖,此前他来这里给江弦暖过房子,知道他们家门儿。

    坐电梯上去。

    何启治看了眼李景峰,抢在前面,“我来敲门吧。”

    “行。”

    “咚咚咚。”

    门很快被推开,随着门被推开,迎面袭来的温暖让李景峰和何启治怀疑这到底还是不是冬天。

    “同志,你找谁?”开门儿的是位仪貌动人的女人,这人何启治认识,朱琳嘛,电影演员儿,演过《车水马龙》,演过《少林寺》。

    但要说最让何启治印象深刻的,还得是前几个月刚播出的《西游记》里面的女儿国王。

    哎呦。

    骂《西游记》的人不少,有说拍的烂的,有说导演、编剧水平次的。

    就是没人对演员儿有啥非议。

    尤其是朱琳,那真跟仙女儿似得。

    “朱琳同志。”李景峰在何启治身后打声招呼。

    “是景峰啊。”朱琳脸上闪过惊喜,“这位是。”

    “这位啊”

    “朱琳同志,你好,我叫何启治,《当代》的编辑。”何启治自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