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613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613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613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2/3页)

本,写了足足九万字出来。

    江弦简单看了一遍。

    他的剧本功夫是跟曹禺学出来的,这些年又写了那么多剧本,放眼国内,没多少编剧的功夫能超过他。

    而姜文这剧本写的呢,也是真不错。

    当初王硕看了姜文的剧本以后都对他赞不绝口,说你这剧本写了几个月,拿出来比我还长,我学习了一下,知道电影剧本怎么写了,可叹我混了这么些年,确实有些时候是欺世盗名。

    给王硕看的都感觉自己欺世盗名了。

    你就能知道姜文这剧本写的多有东西。

    “可以,就用这个拍。”江弦合上剧本,一脸满意。

    姜文顿时激动,“那、那剧本定下来了?咱就尽快开机?”

    “不急。”

    江弦给他泼一盆冷水,“拍电影是大事儿,电影这玩意,比电视剧复杂,也比电视剧更贵,咱们海马的钱现在都在电视剧上,电影这块儿呢,得另外再找人投资。”

    “再、再找人投资?”姜文愣住了。

    他当然不知道江弦心底的打算。

    姜文这个导演,那是赫赫有名的不赚钱。

    就说后世刚拍的那部《你行你上》。

    整部电影整整耗费了7年,号称是姜文七年磨一剑,投资金额2.8亿。

    一般来说,票房得至少是成本的三倍才能不亏钱。

    2.8亿的投资,也就是说票房要达到8.4亿左右才能算是差不多挣回本。

    结果总票房好像也就卖了不到一个亿。

    回本基本没希望了。

    堪称年度“惨案”第一名。

    这电影也是姜文连续亏损的第三部电影了

    更心酸的是,姜文最新的7部电影,有5部都没回本!

    这账算下来确实有点扎心。

    《一步之遥》砸了3.2亿,票房5.13亿,最后倒亏1.1亿。

    《邪不压正》成本2亿,票房快6亿,片方分完账还是亏了几千万。

    嗯,这也就难怪欢喜传媒当年签了11位导演,名单里愣是没他。

    拍电影这行当,他是真敢玩命,啥都敢往里砸,就是不一定能捞回来。

    再说细节多离谱。

    《邪不压正》的编剧被关起来写了400天,硬生生瘦了40多斤才交出剧本,跟坐牢似的,让老李挠着头嘀咕:这干啥呢,写个故事至于吗?

    《一步之遥》,美术组为了一个镜头,搬了6吨玉米铺车厢,光想想那画面就觉得累得慌,四年才憋出一部片,这速度,搁谁身上资本都得急眼,用句东北话说,这可真是老鼻子了的执着!

    唉,死磕。

    最后《邪不压正》、《一步之遥》又都被翻出来反复解析了。

    钱呢?

    没挣着。

    其实这征兆从他前期拍电影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当年为了让《鬼子来了》呈现出黑白电影的效果,耗费了整整48万卷胶卷,总共花了三千多万块钱。

    把影片带到戛纳电影节,虽然拿了奖,但在国内没有通过审查,再加上没经过审核就参加比赛,被电影局处罚,五年内不能拍电影。

    随后又来一部《太阳照常升起》,花了差不多一亿元,最后票房多少呢?3.5万!一上映还没开始赚,亏得都快撑不下去了,姜文一度都以为这就是自己的压棺材之作了。

    细数下来,这么多年,好像也就《让子弹飞》赚了。

    至于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其实资方是香港那边儿,刘小庆帮姜文牵线找的文隽。

    文隽是谁呢?

    熟悉香港电影的影迷应该知道这个名字。

    呃,周星驰有部电影叫《大内密探零零发》,在里面有一场“颁奖典礼”。

    这场戏拍的非常滑稽,又暗含讽刺,说有些评委不识货。

    说的是谁呢?

    结合当时他在金像奖颗粒无收,自然能想到他说的就是当时香港著名的影评人、编剧和制片人文隽。

    文隽是《古惑仔》的编剧,是当时金像奖的主席,在金像奖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