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796白日点灯

796白日点灯

    796白日点灯 (第2/3页)

缘故,在投机方面一直表现得与家庭环境格格不入。

    “哎~你还真别说,是这么个理儿!不过我哪有那么好,都被你夸的不好意思了。”顾勇两眼一亮,拉着唐植桐的手说道:“你看,我也没啥能谢你的,要不我给你传授一下要孩子的经验?”

    “去去去,我用你传授经验?我身体好着呢,用不着吃药。”唐植桐甩甩胳膊,将顾勇的手甩下去,不接受他这份好意。

    “切,不用拉倒。”顾勇腾出手来,从口袋里掏出烟点上,深吸一口,叼着烟,推着自行车,跟唐植桐一并往前走。

    “勇哥,你在信里说定量要压缩,什么时候能落实下来?”唐植桐还想着这一茬,前几天张新平也说过同样的话,但同样没提供个具体日子。

    唐植桐知道日子,但还是想问一问,由于这两年他掺和的事情越来越多,他想确定时间长河的流向、流速会不会因自己这只蝴蝶而改变。

    “不好说。”顾勇摇摇头,说道:

    “我爸说现在市里有好几种不同的声音。

    现在有人工降雨了,有人觉得可以抓紧时间多人工作业几次,把雨降下来,粮食就能丰收,四九城作为向外展示的窗口,暂时不宜调低定量。

    有人认为粮食调入已经愈发困难,得未雨绸缪,以免粮食告急后引起恐慌。

    还有人有保留的赞成调低定量,但前提是得优先保证重点行业的供给,不能影响工业生产。

    也有人站在中间观望,认为未雨绸缪是对的,再等等也是正确的,确保生产是应该的,主打一个都不得罪。”

    “唉,都什么时候了,还达不成一致。”唐植桐摇摇头,他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也知道以后将会发生什么,只不过没想到这事还能跟人工降雨扯上关系。

    “我爸说如果有人站出来力排众议,这个月就能拿出调低定量的方案。

    如果没有人站出来力排众议,最快也要等到7月份各地夏粮产量统计上来,根据收成情况再决定是否调低。”

    顾勇左一个“我爸说”,右一个“我爸说”,将自己偷听来的信息都告诉了唐植桐。

    “且等着吧,咱们说了也不算。”唐植桐点点头,不仅认同顾老爷子说的话,还挺佩服顾老爷子的分析。

    实际上也确实到了夏粮入仓,各地的数据都统计上来后,那些反对压缩定量的才熄了火,四九城居民的粮食定量几乎是全员都被压缩,少则两三斤,多则四五斤。

    “有点多余,外地情况已经很不乐观了……”顾勇说到此处,压低了声音,显得有些神秘,给唐植桐讲了一件被伦敦《新快讯报》解读为“暗无天日”的事。

    其实也没啥,就是个川渝汉子在纪念碑旁打了个灯笼。

    唐植桐叹口气,有人大方,就有人遭殃,川渝百姓被动的承担了太多太多,不过目前还不算最差的,因为接下来还有一波粮食要外调。

    “后来呢?”唐植桐听闻那汉子打灯笼的动机,有些不落忍。

    “后来被抓了呗,但也没关多久,上面在核实完他的情况后,安置到黔省去了。”顾勇抽口烟,脸上的神情明显说明对这个结局比较满意。

    “那还挺好的。”唐植桐点点头,这处理结果不错,有人味,但愿那位“告洋状”的也会如此处理,毕竟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近,有一定的参考性。

    “算了,不说这个了,让人心烦。咱还是说说孩子吧,这小孩子可好玩了,能在肚子里动,好像能听懂大人说啥似的……”顾勇吸了最后一口烟,扔掉烟头,又开始说孩子,脸上有遮不住的幸福,还带着初为人父的憧憬。

    唐植桐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在旁边嗯嗯哈哈的应着。

    孩子这种事吧,孕期好玩,三岁以下也还行,等上了小学,有了自己的主意,相信顾勇再回头想想今儿说的话,大概率会想收回去。

    唐植桐这边聊的欢畅,姓秦的那边可就惨喽,正挖空心思的琢摸着怎么搞到毛子哥想要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