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800食不果腹

800食不果腹

    800食不果腹 (第3/3页)

“小平哥,你回屋端小半碗水来。”唐植桐瞅着孩子的状况有点像冶金所保管员低血糖的样子,遂开口道。

    张承平并不质疑表弟的医术,人家是《手册》的编纂者、审核者之一,肯定是看出了什么,但还是张嘴欲言,只不过最后没有说出口,而是依言进屋端水。

    昏迷已经是重度低血糖的症状之一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灌上一瓶葡萄糖,但唐植桐没有储存过葡萄糖,只能用白糖替代。

    小半碗水,一点白糖,张承平用手指搅拌化开,哥俩配合着,一点点的给孩子灌了下去。

    几分钟的工夫,孩子就有了好转,睁睁眼,象征性的哭了两嗓子。

    “回去可不能再跟孩子抢粮食吃了,再这么折腾下去,小命就没了。”张承平嘱咐一句,示意唐植桐将孩子还给妇女。

    待目送母子俩远去后,张承平才开口道:“她之前来过一次,我给了半碗糊糊。我爸说我不该开这个头,保不齐她后面还来。”

    “唉,这回算我的。”这次轮到唐植桐叹气,刚才只是觉得孩子都这样了,不方便换手,否则就自己进屋调配拿出来了,不过好在是让张承平进屋,表明了张家没有白糖,也算把张承平摘了出来。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张承平听后连连摆手。

    “我知道,我知道。她这种情况多吗?”唐植桐笑笑,知道表哥不是在责怪自己多事,将话头转向了解现在农村的基本情况。

    “不多,大部分还是管孩子的。她这也是被逼的,我听队上干部说,她婆婆让家里都紧着儿子吃,不光她这样,她婆婆也这样。”张承平面色复杂,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只要男人还在,这个家,甚至香火还能延续,如果男人不在了,这个家也就完了。

    “队上不管管?”唐植桐皱起眉头,紧着男人照顾不算错,但也得分时候,粮食充裕的时候,男人多好点,妇孺孩子吃少点,但总不能饿出人命来吧?

    “管了,也没管。她上次过来,我就跟队长说了,队长批评她婆婆来着,她婆婆说,家里养不起,问队长把孩子送给队里,队里养不养。气的队长转头就走了。”张承平摇摇头,也正是听说了此事,张永祥才让他别再拿自己东西补贴别人家。

    “唉,都是缺粮闹的。”唐植桐叹口气,不知如何评判。

    队长的做法似乎没错,孩子太小,如果队里真的接收了,养不养得活都是问题,而且接不接也是问题,养好了,会担心别人有样学样,养差了,唾沫星子会淹死人。

    这位妇女的婆婆似乎也没错,虽然孩子是条人命,但面对保大还是保小,她有自己的思量。

    孩子更没有错,面对这种情况,他又能做什么呢?甚至都没有人问过他想不想来到这个世上。

    反倒是这位妇女的丈夫,就这么心安理得、一声不吭吗?

    两人沉默了一会,唐植桐才说起此次过来的目的,要跟着张承平出诊一天,了解赤脚医生工作情况、了解社员的常见病及治疗费用。

    张承平自无不可,收拾一下,背上医药箱带着唐植桐去了队部所在。

    实行公社化以后,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生产工具都集中在队部,每天的工作分工安排由队长安排。

    队员每天上两个班,早上早早的趁天凉快下地,中午是吃饭休息时间,待太阳西斜,队员再从队部领上工具去田里劳作,整个过程以敲钟为号。

    生产队队长已经换了人,张永明自打被带走后就没有再回来。

    面对唐植桐的到来,新的生产队队长表示了欢迎。

    张承平并不是简单的坐诊,还承担着分辨社员身体状况的任务。

    有些社员想混病号不出工,得先经过张承平这一关。

    有些是拖着病体自己过来的,有些则是托别人捎口信的。

    对于能自己来的,张承平通过望闻问切判断是不是真的病了,对于那些不能来队部的,张承平就得上门查看。

    有病的治病,没病的就是装病逃避生产劳动,对于逃避生产劳动者,生产队是有权利不发放当日口粮的。

    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若不这么做,恐怕人心也就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