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803匪夷所思

803匪夷所思

    803匪夷所思 (第3/3页)

能笑出声来,可见信里没啥噩耗,同事好奇心作祟,最终还是把话问了出来。

    “我那侄子,你知道吧?”听同事相问,王慧茹笑的更灿烂了,也不装了,直接把“自豪”二字写在了脸上。

    “知道,咱医院谁不知道你有个好侄子,还多次上过报纸。”同事很配合的答道。

    王慧茹的这个侄子不光在《手册》问世后成为了赤脚医生里面的典型代表,前阵子四九城日报更是用他的事迹做了专题报道。

    内容嘛,自然是赤脚医生如何克服困难、自学成才为人民群众做手术,报道中还采访了病人,用病人的康复情况和言语证明王波的医术高超云云。

    这事在专业人士看来有些匪夷所思,如果能通过自学就能给人做手术,那他们费劲巴拉的参加高考、再学上五年、再跟着上手术台打两年下手才主刀又有什么意义?

    四九城日报占着大义,卫生主管部门不好反驳,经过调查了解,知道王波专门进修过,于是乎在内部杂志上也报道了此事,不过报道的重点跟四九城日报有所区别。

    杂志上首先肯定了王波的成绩,但同时也指出手术非儿戏,本着为赤脚医生负责、人民群众健康负责的态度,建议最好经过专业学习再动刀,同时也号召医疗系统的主刀大夫发挥奉献精神,主动带徒弟云云。

    “他这次要参加下个月召开的群英会了!”王慧茹自豪的向同事说出了此事。

    王慧茹看过四九城的报道,她本身就是大夫,知道手术的风险,所以在见报后第一时间请了假,回了趟娘家一探究竟。

    去的路上,王慧茹都想好了,一定要再次嘱咐侄子跟病人家属交代好风险、签字什么的,但到那一瞧,傻眼了。

    病人家属就一句话:“波子能跟阎王爷抢人咱就很感谢了,活不成就是命里该的,哪还能找他麻烦?”

    好嘛,自己侄子在病人家属眼里竟然是跟阎王爷抢人的好大夫,他说一没人说二,他说向东没人往西,他说牵狗没人撵鸡。

    这地位城里的主刀大夫都没法比。

    王波在一旁只知道跟小姑嘿嘿傻笑,也不做解释。

    王慧茹那叫一个气啊,但当着病人的面,她都忍下了。

    事后,王慧茹专门拉着王波悄悄地聊了几句。

    “小姑,刚才您也看到了,在他们眼里我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真走不下手术台,他们不怪我。”面对小姑的担忧,王波很坦诚。

    “可……可那毕竟是条人命啊。”王慧茹虽然是农村出来的,但从进大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人命大过天,所以很多时候她都不敢鲁莽。

    “小姑,去市里动个手术,动不动几十块钱,农村人根本掏不起这个钱。

    来我这动手术,我一分钱不收。

    我做手术确实比不了城市的主刀大夫,但起码给了农村的病人一个选择。

    如果没有我,他们只能躺在床上哀嚎,甚至等死。

    你说,这种情况下,再跟他们说风险、责任,还有意义吗?

    前几年就开始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套用在庄稼上,我不确定行不行,但我觉得用在赤脚医生身上很合适。

    老是束手束脚,什么都不敢干,就不会有进步。

    首先思想得解放,得有胆子去想、去干,得摒弃恐惧,拼命去学、去干,才能有机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看小姑还是想不通,王波直接将自己最近的思考一股脑的都倒了出来。

    王慧茹听完侄子的说法,张嘴欲言,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只是缓缓点了点头,接受了这个说法。

    “小姑,那个……另一套手术器械能一块给我吗?”见小姑不再劝,王波反而有些羞赧的提了要求。

    “行啊,本来就是给你准备的,我过两天再给你送过来。”王慧茹麻利的点头道。

    “不用不用,回头我过去拿。自打见了报,找我的病人多了,还有要过来跟我学医的青年,一套有点不太够用。我不白要,回头等我赚了工资,再给您钱。”王波见小姑答应下来,也松了一口气。

    手术不是天天有,但偶尔也会碰到一天两台、三台的情况。

    一套手术器械确实不太够,用完得上蒸锅蒸上半小时,如果碰到急症只能眼瞅着病人哀嚎,他有些不忍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