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颗红心,为国为公!【求订!求月票!】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颗红心,为国为公!【求订!求月票!】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颗红心,为国为公!【求订!求月票!】 (第3/3页)

,应当尤其注意这一点。”

    “没错!”

    话音落下。

    魏副首长眼神中的赞许意味,顿时愈发的浓郁起来。

    因为这正是他希望赵卫红通过这次任务,所领悟到的东西!

    “作为军人,尤其是将领,要始终对自己辖区的局势,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

    “但局势这种东西,瞬息万变。”

    “更重要的是,局势是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说到这。

    刚刚悄悄离开的参谋,端着一壶茶水,去而复返。

    将茶壶与烫过的杯子,放到赵卫红与魏副首长面前后,参谋便非常识趣的退了出去。

    赵卫红也非常懂事的,为魏副首长倒了一杯茶。

    在清淡的茶香,与不断升腾的雾气中。

    魏副首长对赵卫红的教诲,还在继续。

    “卫红,将来,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种今天这样的情况。”

    “明明在边境上,维持现状是符合双方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

    “可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试图挑起争斗!”

    “这种时候,考验的就是指挥员的定力与头脑!”

    “既要快速判断这次突发情况,究竟是敌人不宣而战的进攻,还是小部分人的铤而走险?”

    “而后续的处理手段,更加讲究火候!”

    听到这里,赵卫红下意识的绷紧了身子,整个人看起来十分专注,生怕错过了只言片语。

    他很清楚。

    这是魏副首长,在向他传授一生浮沉的心得与经验,更是在向他传授“为帅之道!”

    看着赵卫红这副“如饥似渴”的表情,魏副首长在心底暗暗一笑,所讲的内容也愈发的深入与直白。

    “既要维持底线,在原则问题上一步不让!”

    “又要避免事态升级,让那些想要挑起事端的人,达成自己的狼子野心。”

    “更重要的是,你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都说军人生来,就为了打仗。”

    “但很多时候,爆发一场战争,哪怕仅仅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都不符合国家的利益。”

    赵卫红从未见过魏副首长露出过这种严肃的模样。

    尤其是在魏副首长娓娓道来的话语中,隐隐还蕴含着一丝告诫,甚至是警告的意味!

    “卫红,我有两句话要送给你,希望你能牢牢记住。”

    一听这话,赵卫红下意识的就想站起来,却是被魏副首长按住了肩膀,同时对上了视线。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只有明白了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你才拥有了坐镇一方,护国守边的资格!”

    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

    而军人建立功勋,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通过一场战争。

    并且这句话,所适用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年轻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承平日久的炎国军中,渐渐出现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那就是像赵卫红这般年纪的新生代军人,毫无实战经验。

    当王川这批最后经历过战火熏陶的军人退场,由赵卫红这一代人,挑起大梁后。

    毫无疑问。

    谁能拥有实战经验,谁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能更胜一筹。

    当然,以炎国的方针,是不可能主动挑起战争的。

    但.如果有敌人铤而走险,又当如何?

    赵卫红的那句“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冲突的。”

    其实不光适用于鹰酱,与炎国未来可能的敌人。

    都知道和平发展,对于炎国而言是最好的局面。

    可面对小部分敌人主动挑起的争端,以及建功立业的诱惑。

    能不能把持住本心,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成为了考验指挥员的一道难关。

    是浅尝辄止,捍卫底线后便平息事态。

    还是推波助澜,试图以此来博取建功立业的机会。

    全在指挥员的一念之间。

    “我们从不畏惧战争。”

    “但我们从不进行无意义的战争!”

    说到这,魏副首长突然拔高了语调,对着赵卫红十分严肃的大喝道!

    “赵卫红同志!”

    “未来走上指挥岗位的你,是想要成为令人唏嘘的李广,还是成为隐姓埋名的程不识?”

    面对魏副首长近乎“当头棒喝”式的询问,赵卫红终于成功的站了起来。

    不需要思考,也无需思考。

    赵卫红立刻做出了出于本心的回答。

    “首长,虽然李广的名气很大。”

    “但作为一名军人,我还是更喜欢‘不败将军’这个称呼。”

    “尽管有着这个称号的程不识,没能像李广一样,留下脍炙人口,千百年后仍被无数人唏嘘的悲情故事。”

    “但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军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赵卫红和魏副首长的交谈,其实包含着一则极少为普通人熟知的典故。

    飞将军李广,一辈子都在打仗,甚至还留下了“李广难封”的故事,令无数人为之唏嘘。

    而与他同时为将的程不识,却极少为世人所知。

    因为程不识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都没有怎么和敌人交过手,只留下了“戎马一生,未尝一败”的美名。

    而他之所以没怎么和敌人交手,是因为敌人畏惧他的威名。

    一听说对方的将领是程不识,敌人宁愿无功而返也不会想要和他交手。

    这就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最真实的写照。

    赵卫红骨子里,是和雷德一模一样的“卫道士。”

    他们两个不惜用生命捍卫的“道”,就是自己的祖国。

    当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雷德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哪怕为此落得了一个被“发配”的结局。

    赵卫红,也是如此。

    如果要在自己的前途与后世之名,与祖国的和平,人民的安居乐业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赵卫红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一颗红心,为国为公。

    仅此而已。

    看着身前目光灼灼,身姿宛若利剑般挺拔的赵卫红。

    魏副首长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般的表情。

    此刻的他,非常欣慰,也非常荣幸。

    欣慰的是,他并没有看错赵卫红。

    荣幸的是,他亲眼见证了一位未来将要挑起大梁的“帅才”,一路的蜕变与成长,并且今后也将一直见证下去!

    可以料见。

    当赵卫红离开校园后。

    要不了多久,那些西南西北还有南方汪洋外的宵小之辈们,就会因“赵卫红”这三个字,而为之胆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