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儿啊,啥是县志和年鉴啊!?【求订!求月票!】 (第1/3页)
算上先前经常打交道的总C谋部和总Z治部,传说中的“四总部”,赵卫红就只剩下总装备部没有接触过了。
这就是平台高带来的好处。
寻常军人眼中无比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四总部”,对于科大的学子而言,只不过是“普通”的上级部门罢了。
别说是赵卫红。
只要是表现稍微突出一些的学员,就能经常和四总部中的各个部门打交道。
要是有幸能遇上一两个贵人,甚至不乏毕业之后,便被直接调至四总部任职的例子。
其实不光是军校。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高考后入读的大学,就将是他们一生中能够涉足到的最高,最大的舞台。
有人鱼跃龙门,成为选调生,人生就此一片坦途。
有人顺利留校,就算做不出什么成绩,也能保证衣食无忧。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人入宝山空手归,除了一张轻飘飘的毕业证,便什么也没得到。
人生的际遇,在这一刻起,便悄悄的有了差距。
军校里亲密无间的室友,若干年后重逢,或许彼此之间的称呼,便变成了“首长”与“同志。”
看着手里轻飘飘的确认函,赵卫红忽然很是唏嘘。
万幸。
自己抓住了遇到的每一个机会。
有时候想想,前世的经历对于赵卫红来说,其实还算是件好事,赋予了他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毅力与恒心。
当看到ATM机屏幕中,明晃晃的余额时,赵卫红的这种唏嘘忽然达到了最顶峰。
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果然没错。
而他也终于可以兑现约定,让父母住进窗明几净的大房子。
在确认函上签好自己的名字,随即送走了黄勇后。
赵卫红没有一丁点犹豫,立马将卡里的五千块,全都给家里转了回去。
至于赵卫红为什么不给自己留点.因为现在距离寒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赵卫红还能领取一次津贴。
这就是铁饭碗不,金饭碗的好处了!
工资到点就发,从不拖欠。
这就是“收入稳定”给赵卫红带来的底气与“安全感。”
慢慢悠悠的回到宿舍,赵卫红看了一眼,发现黄学锋和杨邵武还没回来。
赵卫红现在不用上课,可黄学锋二人却没有这个待遇。
除了赵卫红刚回来时的那几天,黄学锋和杨邵武会经常跟在赵卫红身边转悠。
剩下的日子里,“铁三角”也就只有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才能凑到一起。
气的黄学锋天天直跺脚,偶尔甚至还会骂赵卫红两句,说什么“卫红你编的那个教材怎么跟天书似的,看不懂啊!”
对此,赵卫红本来还想说这事也不能怪他啊。
可转念一想.赵卫红忽然发现,这教材里每一个字都是他写的,黄学锋学不明白,跑过来责怪他,也算是合情合理!
赵卫红现在也没时间,给两个室友开小灶,也就只能一脸“沉痛”的,看着黄学锋和杨邵武,被他亲手创办出来的教材与课程,折磨的要死要活
真别说!
这种感觉还挺好,有那么点“教书育人”的乐趣!
又等了一会,见黄学锋和杨邵武还是没有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