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章 懋功单骑入偃师

第一章 懋功单骑入偃师

    第一章 懋功单骑入偃师 (第2/3页)

水在手,说道:“诸公盛情,仆深惭之。然请诸公听俺一言。世绩今奉大王之令,赶来偃师,系为劝降单大兄。王世充引兵数万,已出洛阳,此事诸公已知。虽然现王世充复折兵而还,然亦尚未还洛阳,仍留驻洛阳城东,显是犹有窥我虚实,尚存渔利之念,未死夺偃师、洛口之心。因劝降单大兄一事,刻不容缓。俺意,今日俺便前往劝降。此宴,便以茶代酒,待偃师降后,愿再与公等痛饮。何如?”顿了下,又补充笑道,“且世绩素知大王军法,营中禁酒。大王之军法,世绩亦不敢违。”

    却这徐世绩不敢违李善道军法,季伯常等自然更不敢。

    之所以设酒,主要因为徐世绩的身份不同,若换个别将来,季伯常等肯定不会置酒。听了徐世绩此话,季伯常等便不再进劝,各将酒放下,俱起身,举茶碗在手,与徐世绩共饮了一杯茶水。季伯常令从吏将酒瓮搬走,等徐世绩坐下,改而殷勤劝菜。

    在座大都是武将,胃口好,也不讲究虚礼,吃得快,风卷残云,不多时,已然饭毕。

    撤下酒宴,各喝过茶水漱口,季伯常话转正题,就顺着徐世绩开席前所说“今日便往劝降”,问他说道:“敢问大将军,打算怎么劝降单雄信?”

    徐世绩说道:“俺意单骑入城,当面劝降。”

    季伯常、张夜义等闻言,皆吃一惊。

    张夜义脱口而出,说道“大将军,不可!”

    徐世绩笑道:“贤兄是担心俺的安危?”

    张夜义说道:“正是。大将军,单二郎与大将军、末将等虽然有旧,但河阳历战,血流成河,彼此早已成仇。大将军今若入城,虽以精卒护从,犹尚不可,况乎孤身而入?一旦有变,如何是好?末将等没法向大王交代,受大王处罚尚轻,大将军倘使身遭不测,悔之晚矣!”

    季伯常也劝道:“大将军,一如张将军所言。单雄信者,虽与大将军有谊,然此前黄公数次招降,他皆不从,宁肯刀兵相见,血战河阳;又与黄公阵中相见之际,竟以暗箭射之,亏得张将军护卫,黄公方才免难。由此足见,其人寡情薄义。大将军今若孤身入城,委实凶险,万万不可。何不如大将军亲笔书信一封,末将等择能射者,射入城中?其若肯降,见得大将军书信,自便降之;若不肯降,则即便大将军亲身入城,恐亦无用。”

    徐世绩摆手笑道:“公等所言,固然有理,然单大兄此前为何不降者,确也有他的苦衷在内。自上瓦岗,单大兄便与俺交情莫逆。今若俺亲自入城,当面劝之,他必肯降。至若俺身之安危,不必多虑。“

    季伯常、张夜义还要再劝。

    王宣德开口说道:“诸公不必多言。徐公入城劝降之事,大王已知。”

    原来李善道已同意徐世绩的劝降方式。

    季伯常、张夜义劝徐世绩不要进城的缘故,正是张夜义所说,担心如果徐世绩陷在城中,他们会受到李善道的责罚。

    现下既知李善对此都无异议,他们便就不复再做多劝了。

    季伯常问道:“大将军意既已决,大王亦允准,末将等不敢再劝。不知大将军打算何时入城?”

    徐世绩望了望帐外天色,才刚过了午时未久,振袖起身,说道:“王世充随时可能进兵偃师,单大兄早一日归降,早一日安心。事不宜迟,俺这便进城!”

    季伯常等倒也知他为何这般急切。王世充的威胁只是个次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徐世绩作为新降之将,急需立功证明自己。乃众人都随他起身。

    徐世绩卸去轻甲,换上便服,收拾停当,便即出营。果是一个随从不带,在辕门口,与王宣德、季伯常、张夜义等一拱而别,翻身上马,就单骑驰向数里外的偃师城。

    季伯常等望着他孤身远去的背影,相视赞叹了几句。

    随之,季伯常下令各营,分出步骑一部,在各自营前列阵,为徐世绩壮声势,且不必赘述。

    ……

    只说徐世绩迎着渐带些暖意的春风,纵马来到偃师城的城壕外,勒定了马,放声向城内高呼:“吾徐世绩也,请与单大将军一见!”

    城上守军早见他单骑而来,本要放箭,听得呼喊,守将探头细看,认出确是徐世绩,忙高声回应:“请大郎稍待,小人等这就禀报大将军!”随即严令守军不得放箭,匆匆下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