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复山河 > 第三百七十章、海盗横行

第三百七十章、海盗横行

    第三百七十章、海盗横行 (第1/3页)

    “好了!

    钱的事,后面再说。

    收复南京,是普天同庆的好消息。

    尽快发布告示,把消息送到大虞的每一个角落,朕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造反没有好下场。

    徐阁老那边也催一下,蜀地打的着实不怎么样!”

    永宁帝的话,让清流党人很是尴尬。

    徐阁老已经是清流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可若是提起战绩,同勋贵外戚相比,差距着实有些大。

    哪怕他们想吹,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吹。

    偏偏徐阁老这块招牌,又是清流党的重要政治资源,万万不能放弃。

    “臣等遵旨!”

    跟着百官一起附和皇帝的话,一众清流派系的官员,也在为自己的未来发愁。

    在大虞朝,脱离了派系支持,光靠自己的努力很难身居高位。

    大家的仕途,一半靠自己钻营,一半和所在派系绑定。

    为了仕途,转换阵营是常态,可前提是自己得有价值。

    不是什么人,都有不断横跳的资本。

    “陛下,徐阁老年事已高,主持前线大战力有不及。

    现在局势好转,臣建议召回徐阁老,另选大员负责蜀地战事。”

    左都御史赖耀华上前一步说道。

    搞不定就是搞不定,有些事情是无法勉强的。

    当年徐文岳出京,本来就是被逼无奈。

    尹左两位清流领袖,为了自己能上位,给永宁帝出的馊主意。

    皇帝的施压,加上清流内部的背刺,才赶鸭子上架外放出任总督。

    站在群体的利益上看,这也是清流派系的壮大。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等新皇亲政之后,尹左二人入阁是妥妥的。

    倘若徐文岳也留在京中,那么清流一系的势力就太大了,任何皇帝都无法容忍。

    万万没有想到,徐阁老出京之后,没过多久尹左二人就暴了雷。

    勾结白莲教的罪名落了下来,砸死了尹左二人,也将整个清流阵营搞得五劳七伤。

    朝中各大派系一起落井下石,在两人门下求学的清流子弟,全部沾上了政治污点断了仕途。

    叛军肆虐的地方,恰好是清流党的大本营,又是沉重一击。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

    局势发展到现在,朝中的清流党人,已经相当的松散。

    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遇到问题根本无法统一立场,自己人之间也经常互相拆台。

    以平叛为例,当初提出启用勋贵后,支持最多的是清流党人,反对最激烈的也是清流党人。

    派系力量分散,以至于在和各派的对抗中,经常处于下风。

    身居左都御史的高位,赖耀华还想更进一步。

    靠分散的清流党人支持,明显不足以让入阁。

    想要迈出这一步,唯有把徐文岳弄回京师主持大局,才有希望。

    “陛下,赖大人言之有理。

    蜀地战事迟迟没有进展,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发生变故。

    臣建议,等到江南战事结束后,调镇远侯率领湖广兵入蜀平叛。”

    兵部尚书罗泽风第一时间予以响应。

    对蜀地战事,兵部早就不满了。

    南方的一众总督,都在高歌猛进,唯独徐阁老没有做出成绩。

    为了稳定蜀地局势,甚至还对一众土司做出重大让步。

    如果他不是清流大佬,御史早就把丧权辱国的帽子扣了过去。

    不过主持蜀地战事的人可以换,但让徐阁老回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别的不说,内阁的一众大臣,就不会希望头上多个祖宗。

    辅政大臣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

    哪怕皇帝亲了政,在朝堂上依然有超然的地位。

    勋贵系那两位还好说,人家是武将,同大家不是一个赛道。

    在不涉及军事的时候,基本上一言不发。

    徐文岳不一样,他本身就是文臣,在朝野上下的威望又高。

    一旦回到朝堂,瞬间就能拉起一座山头,首辅都压不住。

    “陛下,兵部的意见很中肯。

    湖广挨着蜀地,让镇远侯出兵蜀地,最符合眼下的局势。

    徐阁老在外奔波了那么长时间,也时候回京了。”

    万俊辉顺势加了料。

    其他人不想徐文岳回朝,但是他不一样。

    皇帝太难伺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