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二百一十九章 皇帝密旨:参知政事,便宜行事(第三更)

第二百一十九章 皇帝密旨:参知政事,便宜行事(第三更)

    第二百一十九章 皇帝密旨:参知政事,便宜行事(第三更) (第3/3页)

    于志宁是黄门侍郎,褚遂良是中书侍郎,马周是御史中丞,如果有尚书右丞在,那么依靠皇帝的圣旨,他们可以决断长安城中的一切事情,甚至就连房玄龄,他们也可以绕开。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随即一身红衣金甲的左卫大将军李大亮进入殿中。

    李大亮没有怎么在意殿中的其他人,直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吧。”李承乾点点头,看着李大亮说道:“郡公,孤叫你来,是因为父皇留有一份密旨,孤也不知道其中的内容是什么,但父皇说的,是一切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孤可以开启这封密旨,而现在,孤以为到时候了。”

    “是!”李大亮拱手低头,但他的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怎么突然冒出一份陛下的密旨来。

    李大亮的眼角扫过众人,心中更是疑惑,怎么不见梁国公。

    “很好。”李承乾看着众人,然后抬头道:“李卿,你来宣读诏书吗?”

    “喏!”一侧的帷帐之后,同样一身红衣金甲的李玄嗣站了出来。

    看到李玄嗣,李大亮眼前一惊,不过他也立刻确定了,太子手上的这份密旨是真的。

    李玄嗣原本是禁卫郎将,但是皇帝却在离京之前,晋升他为禁卫中郎将。

    甚至在禁卫将军张士贵离京之后,让他统帅整个禁军,可见信任。

    李玄嗣上前,打开匣子,然后取出里面的圣旨。

    李承乾站到了下方,然后和其他人一起跪了下来。

    李玄嗣张开圣旨,高声道:“惟贞观十七年,岁次癸卯,三月丙辰,朔初一戊申日,皇帝若曰:

    於戏!

    致君惟善,辅德在和,必俟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

    彝伦所属,元气是调,乃眷公才,作予良弼。

    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黎阳县公于志宁,体凝精粹,理畅黄中,学奥全经,词深大雅。庶宏翼善之功,克济艰难之运,登庸琐闼,参政两闱,宜轰山公之启,以光说命之求。

    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辅佐太子监国。

    可便宜行事,决断长安诸事。

    散官勋封如故。

    钦此!”

    于志宁惊讶的抬头,看向李玄嗣手里的圣旨。

    参知政事,便宜行事。

    为何会如此?

    便宜行事,究竟出了什么样的事情,才需要他便宜行事。

    梁国公呢?

    他是司空啊!

    为什么皇帝不以他便宜行事,反而将权力交到了他于志宁的手里?

    难说到陛下已经不信任梁国公了吗?

    ……

    “于公,接旨吧。”李承乾看了于志宁一眼,然后看向圣旨。

    皇帝虽然是让于志宁参知政事,便宜行事,但实际上,这一切的权力给到的人是他。

    因为只有他才最清楚整个长安城如今发生了什么。

    真正决定这一次长安城死多少人的,是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