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护国长公主,赐开府仪同三司(第二更) (第2/3页)
间全都惊讶的抬头看向李承乾。
但皇帝一句“还天下一个朗朗清明”,便将整件事情彻底定调,谁也没法再说一个“不”字。
“多谢陛下,臣妹愧领。”文成公主再度叩首。
“平身吧,入座。”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去年接到你的消息,朕就已经让皇后派人重新整修了一下你的公主府,宴会之后,朕和你一起去看看,若有什么不妥当地方,朕再让少府去整修。”
“多谢陛下,臣妹已经满足了。”文成人公主坐下之后,忍不住的低头,眼底不争气的再度涌现泪光。
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皇妹这些年立功甚重,朕无以为报,只能以此略表心意。”
李承乾目光从文成公主身上收回,然后看向整个宫殿之中,他缓缓的开口道:“诸卿,如今吐蕃大战已了。
虽有诸般后事处置,但一切终究要回归天下。
先四夷安定,后百姓安定。
百姓安定,才能国安,国安才能国强。
诸卿一定要牢记啊!”
“臣令恭领圣训!”群臣齐齐躬身,所有人都明白,吐蕃已灭,大唐开始进入新的篇章。
“平身吧。”李承乾抬头道:“来人,开席。”
鼓乐声响起,无数美貌的侍女端着托盘,开始进入了殿中,与此同时,还有六名舞女开始在大殿中翩翩起舞。
一时间,欢笑弥漫,盛宴开启。
……
文成公主府在皇宫东侧,崇仁坊。
外面紧邻万年大街,对面便是永康坊,斜侧面,便是东市,是整个长安最一等一繁华之地。
府院深沉,草木春长。
李承乾走在内院之中,看着里面的亭台水榭,他满意的点头道:“皇后将这里收拾的,还是很妥当的。”
文成公主跟在一侧,微微躬身道:“还要多谢皇嫂精心打理,这才一切焕然如新。”
“等下回入宫,你亲自和她说吧。”李承乾看了一眼前方的石亭,坐下后看向府外,轻叹一声,道:“朕多年以来,虽然也离开皇宫,但多数都是前往祭祀,或者东巡洛阳,平日里,很少出宫走走的,还是皇妹这里,更能听得到百姓烟火。”
“陛下若是觉得臣妹这里不错,平日里,可以时常过来的,这里距离皇宫也不过是一街之隔。”文成公主轻轻笑笑。
“朕若是真的有那个时间,朕一定来。”李承乾温和的笑笑。
文成公主看了皇帝一眼,低声说道:“陛下,之前之事,臣妹还是觉得有些不妥,还是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承乾平静下来,看向文成公主道:“你真的觉得朕给你厚待,仅仅是因为你自己吗?”
文成公主一愣,疑惑的问道:“陛下!”
“其实很多东西,都在字面上说清楚了。”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对你封赏,其实真正的关键,在于护国两个字。”
“护国。”文成公主琢磨着这两个字,忍不住眼底闪过一丝震惊。
李承乾抬头,看向后院的拱门之下,对着站在那里的太子李象微微招手。
皇帝出行,天下瞩目。
如今文成公主府,就在皇宫东侧,实际上也就是在东宫东侧,所以李承乾将李象也叫了过来。
“父皇!”李象走到亭台之上,然后按照李承乾的示意,给他和文成公主一起倒茶。
李承乾看了李象一眼,然后才又看向文成公主道:“太子为人仁厚,朕又教导多年,多番历练,朕起码可以说一声,他是一名合格的储君。”
文成公主目光微微一挑,她转眼间就捕捉到李承乾所提的核心二字。
合格。
“将来朕退位,他登基,起码做一名守成之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李承乾突然笑笑,说道:“如今天下安定,四夷宾服,剩下的,无非就是治理天下的事情,其实做个稳重的守城之君,也是天下的一件幸事。”
“陛下!”文成公主轻轻躬身,目光忍不住的看向了一侧的李象。
李象站在皇帝身后,脸上满是苦笑。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太子诸般都好,但唯独欠缺一点,目光不够敏锐,很多问题,他很难一眼就看清楚背后深层的矛盾和隐患所在……或许是因为他还年轻,见的事情还不够多。”
“所以陛下才想要让臣妹领着听诉之权。”文成公主终于明白了过来。
听诉之权,除相关有司之外,历来是太子独有的权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