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春雨贵如油 (第3/3页)
带女儿玩,小家伙推出她的座驾,让爸爸陪着她开车玩,座驾是新买的,比家里那个大,能坐成年人那种,玩到快六点,晚饭做好了。
蒜泥螃蟹、清蒸大龙虾……
全是海鲜,还有一个小炒肉。
冯雪蒸了满满一锅米饭,还担心不够。
姜宁夹着块小炒肉,感觉像是老家的,问:“这肉不像外面买的?”
冯雨说:“家里给寄过来的。”
姜宁释然:“难怪,外面卖的猪肉没这个味。”
冯雨一边给女儿剥大虾,一边道:“可不是,外面的肉没什么味,还都是解冻的,买不到新鲜的,大姨父让人给送了一批肉过来,不过还是不如新鲜的。”
“怎么也比外面买的强。”
“那肯定的啊!”
“哪天回北安?”
“明天吧,回去有点事。”
“冰箱里的肉咋办?”
“送给邻居吧!”
“我都不认识。”
“那送给物业。”
这片别墅区的业主非富即贵,但好多房子平时都空着,邻居之间难得能碰见一次,在这里买房子估计也是用作度假,偶尔过来住几天。
明天要回北安,冰箱里的东西肯定要清空。
不认识邻居,冯雨就把东西全送给了物业。
翌日九点,女儿喝过早奶后。
一家四口前往机场,飞老家。
飞到市里,坐大面包回农场。
三亚热的要死,北安却还是春寒料峭。
野外一片荒芜,快到农场时,才看到一抹淡淡的绿色。
农场的春天来的早,草木发芽的时间要比野外早十天左右。
到了农场,先去食堂吃午饭。
刚好饭点,食堂里人满为患。
“呀,老板回来了。”
“还有两个老板娘。”
看到老板一家,大伙挺稀罕。
办公楼的几个妹子大呼小叫,一点不严肃。
姜宁打着招呼,没有去二楼包厢,和老杨拼了一桌。
大姨父也凑了过来,冯雨和冯雪则在旁边占了一张桌子。
打了饭菜,带女儿吃饭。
没看到孔芳菲。
姜宁就问了问:“孔芳菲呢?”
老杨说:“省城开会呢!”
“啥会?”
“厅里组织的,今年农业新政策不少。”
“县里啥情况?”
“在研究,听说要推动土地流转。”
今年农业出台新政,从去年就开始喊,一号文件一直拖到二月底才出台,全国上下都在跑马圈地,华为种地阿里种菜,格力玩大棚,怎一个热火朝天。
冲着补贴去的……
姜宁没动,也没想占国家的便宜。
守着农场这一亩三分地,能把工人养住就行了。
压根不想扩张。
想想科技公司跑去种地,就好奇。
不知道那帮人会把地种成什么样。
吃过饭回别墅,暖气还没停。
屋里烧的热死个人,进门先把窗户全打开。
姜甜甜回家很高兴,小家伙马上两岁三个月了,上楼梯不用人扶,扶着护栏跑上跑下开心的不行,玩了一会玩累了,冯雨才带上三楼午睡。
姜宁不睡,开车出去转了圈。
果园里的杏花开了,满园春色关不住。
林子里的林树正在抽芽,青草刚刚冒出个尖尖。
一片生机盎然。
熬过冬天的兔子也跑了出来,满园子乱蹿。
一群青羊呼啸而过,一晃就跑没了影。
鱼塘上层的冰已经融化,大片的鱼群追逐觅食。
使了个防雨术。
没过多久,晴天变阴天。
太阳隐去之后,淅淅沥沥的小雨就下来了。
等姜宁回到别墅时,小雨也变成瓢泼大雨。
以农场为中心,半径一百公里之内的区域都在下雨,大雨来的太过突然,不少被泡在雨里的人都在骂天气预报,又喜上心头,下雨好。
刚刚开春就下大雨,真是好兆头。
不见古人都说,春雨贵如油。
冯雨睡起来后,听着屋顶噼里啪啦声。
下床跑到阳台一看,竟然下雨了。
把女儿收拾好,领着下了楼。
姜宁在鼓捣七叶草,冯雪蹲旁边看着。
冯雨打个哈欠,说:“中午还大晴天,怎么就下雨了。”
姜宁一边忙活,一边道:“下雨多好,还能省点水费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