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 第32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32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32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1/3页)

    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六点才停。

    北安人抗旱经验很丰富,防涝却没有什么经验,这里太旱了,一年下不了几场雨,洪灾离北安太远了,偶尔雨下的大点,山里的水下来把房子冲掉,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三五年也未必能有一次。

    于是早上起来,到处都是抗洪抢险的消息。

    开春这场大雨不但来的蹊跷,而且雨量也很大。

    下了十几个小时的瓢泼大雨,山里的水冲进了平原,搞的县里焦头烂额,北安就没什么防洪设施,因为压根不需要,但谁能想到会下这么大雨。

    北安还从来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雨。

    洪水从山里冲下来,漫滩遍野淌。

    好在只是道路田野被淹,没造成太大损失。

    最惨的是县城,北安就没有排水系统,大街上、小区里到处是超过30cm的积水,北安人哪见过这个,被搞的手忙脚乱,门都出不去,可不像南方人还能划船出行。

    有些地势比较低的地方,积水甚至近一米。

    好多汽车泡在水里,车主们欲哭无泪。

    泡水车是南方特产,北安哪有这玩意。

    没想到现在也有了。

    最要命的是雨水冲进下水道,下水道里的污水反冲上来。

    整个县城臭气熏天,可苦了环卫工人。

    北安的所有工作按下暂停键,所有人都在抗洪。

    单位组织人手清理积水,却不知道该往哪里清。

    下水道早就被灌满,水该往哪淌?

    就很麻爪。

    焦头烂额的不只是北安,市里和几个兄弟县也焦头烂额。

    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而最高兴的莫过于农民,开春这场大雨下的太棒了。

    正发愁地里太干影响出苗率,就来了场及时雨。

    今年肯定会有个好收成。

    这样的大雨多来上几场,农民能把嘴笑歪。

    姜宁早起跑步去了食堂,农场问题到不大。

    林区和果园已经灌满水,好在路基加高了,水没有淌到路上,不过再下一个小时,农场的路也得被淹,几块菜地遇到了险情,这要雨水灌进去,菜得被淹了。

    好在陈学峰有准备,天还没黑就让人盯着。

    半夜组织人手抗洪抢险,用铁锹就地挖土弄了圈拦水坝。

    又取来几个抽水泵,把水往外抽。

    菜地总算是保住了。

    姜宁小跑到菜地时,老远就看到人头攒动。

    到了跟前一问,才知道除了下班后回家的,住在农场的职工全部出动了,所有人都熬了半夜没敢睡觉,连办公楼的人也穿着雨靴出来抗洪。

    老杨穿着雨衣雨靴,同样奋战在一线。

    姜宁关心了下:“让大姨父盯着就行,你咋也来了?”

    老杨道:“睡不住,就来看看。”

    姜宁道:“都这把岁数了,以后这种事就别往一线冲了,着凉感冒都是麻烦。”

    老头笑呵呵的,心里挺受用。

    陈学峰道:“这雨下的太大了,听说县城都被淹了,小区里都能划船了。”

    老杨也道:“我们那小区地势太低,水都淌到一楼屋里去了。”

    姜宁听的乐呵,北安人没有防洪意识。

    这场大雨下过,也该做点事情了。

    不然以后三天两头下雨,那不得天天抗洪。

    聊了几句,眼看太阳出来了。

    应该再不下了。

    于是去了食堂,早饭已经出锅了。

    姜宁吃饱喝足,又给老婆打包了两份。

    回到别墅,女儿已经睡醒了,正在喝早奶。

    冯雨问他:“哎,我看物业群里说小区被淹了,农场有事没?”

    “没事。”

    “这雨下的也太大了。”

    “大才好,北安人不嫌雨多。”

    聊了几句,逗了会女儿。

    姜宁下了地库,拿车出了门。

    一路出了农场,荒野变泽国,到处是积水,路过苟家庄子时,还看到村民拿着铁锹就地挖渠,把院子里的水往外引,好在道路都加高,积水到不多。

    只有几处地势较低之处,雨水积成了水坑。

    较车都过不去,SUV也够呛。

    姜宁把悬架升起来,升到了最高。

    一脚油门直接冲了过去。

    还好,车里没进水。

    到了永安新村,路面的积水越来越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