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决战之前 (第2/3页)
要如何做呢?”
杨骞深吸一口气,道:
“我想潜入董观军营,向一些关键人物陈说利害。”
耿煊心中一动,念头快速转动起来。
说起来,“黑风军”的情况过于特殊,也有些过于不走寻常路。
很多在军镇征伐中,最常规的操作,可在“黑风军”的短暂历史中,迄今依旧是一片空白。
比如,在一边与敌相争的同时,一边想方设法与敌方大将要员进行或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流,互通。
进行说降,离间,埋线,干扰……等诸多操作。
很多时候,这方面的交锋反而才是重点,军事上的碰撞,反而只是这些交锋“外溢”出来的结果。
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杨骞的这个想法,才是正常的,一点都不突兀。
反而如“黑风军”这般,其他什么都不顾,埋着脑袋就往死里干,反而有些过于不走寻常路了些。
耿煊也没有问杨骞有何凭仗,敢在这时候潜入董观军营。
也没有立刻追问他要向哪些“关键人物”陈说利害。
以他曾经长期担任暗夜司长的先天优势,他既然敢说这样的话,意味着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把握,可在不引发董观警觉的情况下,悄悄潜入。
而那些“关键人物”,他应该也有了大概的目标。
而想到杨骞曾经的身份,耿煊很自然的就想到,他手里一定捏着许多黑材料,那种一旦曝光在董观面前,一定会要人命的那种。
可若局势剧变,董观东逃,这些黑材料的价值,将急剧下降,甚至直接归零。
哪怕杨骞将之完全摆在董观面前,他都会选择原谅。
说不定还会效仿阿瞒故事,来个当众表演什么的。
到那时,能要人命的黑材料将变得一文不值,与垃圾无异。
“这些家伙,莫不是想要赶在这些黑材料变成垃圾之前,来一次全面紧急变现吧?”
耿煊心中忍不住如此猜测。
他之所以如此想,实在是杨骞表现得过于自信,不像是去进行一场冒险,而是去进行一场收割。
当然,要说一点危险都没有,那也是不对的。
可若再结合杨骞当下在“黑风军”内部不上不下的地位,特别是与前下属铁狼之间的身份转变。
以及做成此事之后,可能得到的回报。
他这番“小小的”冒险,也就可以理解了。
耿煊心中思索,没有立刻给与回应。
杨骞却以为,耿煊是对他想要潜入敌营这件事本身有疑虑。
毕竟,说是去陈说利害,劝人弃暗投明可以,可若翻一个面,说他杨骞去“弃暗投明”也是说得通的。
是以,杨骞赶紧打补丁道:
“最佳的潜入时机,却不是现在。
而是董观那边主动发起新一轮攻势,双方即将在战场上见真章那一刻。”
“那时候,董观的注意力全在战场上,最适合我暗中行动。
等我行事完毕,战场上的形势差不多也变得分明起来。
有了实打实的战果佐证,我的空口白话也才最有说服力,达到最好的效果!”
将心中想法和盘托出,杨骞再无他话,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耿煊。
眼神之中,饱含期待。
耿煊没有让他多等,点头认可道:“可以一试。”
杨骞大喜。
耿煊想了想,问:
“那个羽侯,你也会去暗中接触吗?”
对于这个问题,杨骞没有立刻回答,过了一会儿,才有些迟疑的道:
“我倒是想,可又担心他根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就直接出手,将我给我宰了。”
因为连续的立功表现,相较于加入“黑风军”之前,他的修为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这也是他敢于潜入敌营的底气。
若是实力不济,面对他这样一个拎着黑材料上门的灾星,人家根本不会给他说话的机会,就会直接灭口。
哪还会给他瞎咧咧的机会?
可那位羽侯不同。
即便他的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没有任何信心,能扛过对方的“见面礼”。
最后,杨骞不无遗憾的嘀咕道:“这其实是个很好的目标,把握也很大……只要给我说话的机会。”
现在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