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后方起风 (第2/3页)
水攻都不成,攻城器械又一时难以见效,攻方比守方承担着更难的处境。
二是与蜀军有刻骨之仇。如今城中能战之力从五千降到了二千,只剩四成。人人皆有同袍、好友死于蜀军之手,可谓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其三则是各种升官发财的许诺。
曹平是大将军曹真的侄子,虽说是堂侄,但谁敢说他不是侄子?一百多日的守城之中,曹平与士卒们同甘共苦不计艰难,在士卒中的口碑极佳。有曹平作保,军官和士卒们也愿意相信他的许诺。
最后则是军力的对比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众人都是见到诸葛亮大军沿着城下往下辨的方向开过去的,数月之久这支军队仍未回归,城下吴懿又无所作为,说明其他地方大魏的军队仍在发力。更别说周铎还时不时的搞点烧山、放火之类的手段,给城中提示北面仍有这样一支军队存在。
在这十日之内,吴懿策动了三次进攻,都被曹平挡了下来。
当蒋琬再一次亲身从武街来到前线大营的时候,诸葛亮见到蒋琬并不好看的面孔,略显疲惫的一声长叹:“想来武街还是没有进展。”
蒋琬却摇头说道:“禀丞相,武街是没有进展,但属下此番从武街处前来,还带了些别的消息。”
诸葛亮眉毛一挑:“什么消息?”
蒋琬略带歉意的欠身行礼:“丞相,李仆射从白水来了,就等在帐外,属下要不要唤他进来?”
多智如诸葛亮,只一瞬间就猜到了蒋琬话中的意思,疲惫的面容中又闪出几丝落寞来,复又轻叹一声:“请李仆射进来吧。”
“遵令。”蒋琬拱手行礼,转身出去,随即引着尚书仆射李福前来。
“属下拜见丞相。”李福躬身一礼,行礼过后缓缓说道:“丞相,属下奉陛下之命从白水来,来向丞相宣旨。”
诸葛亮刚欲作势起身跪拜接旨,却被李福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身前搀扶住了:
“丞相,陛下说了丞相接旨不必行礼。”
“孙德。”诸葛亮侧脸看向李福:“陛下现在是在白水吗?”
李福轻轻点头:“丞相所料不差,陛下是在白水,二月二十日抵达的。”
说罢,李福双手将旨意呈给诸葛亮,面上还多了一丝似是而非的歉意。
诸葛亮也不作声,一把接过圣旨,展开之后缓缓默读了起来。
全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李福看着诸葛亮紧皱着的眉头,不由得脱口而出:“丞相,实在是朝中议论汹汹,故而……”
“孙德不必多说,旨意我已看到。”诸葛亮抬头与李福对视一眼,而后平静的看向蒋琬:“公琰先将孙德带到一旁帐中休息,而后再将威公、文伟、文长三人一同唤来。”
李福已经告诉了蒋琬此行用意,蒋琬不忍见丞相面上的落寞之情,匆匆拱手相应之后,带着李福走了出去。直到过了小半个时辰,才与魏延、杨仪、费祎等人进入帐中。
这是给诸葛亮独处平复心情的时间。
见相府最为得力的四人进入帐中,诸葛亮也不拖延,当即就将李福带来的诏书内容复述了一遍。
众人皆惊。
“丞相,陛下这是……”杨仪瞪大眼睛,不可思议般看向诸葛亮:“这还是第一次出现这般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