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194章 李明贤甥,你教得好啊!

第194章 李明贤甥,你教得好啊!

    第194章 李明贤甥,你教得好啊! (第2/3页)

    “你没发现,这份资料是作假的吗?”

    长孙无忌几乎从鼻孔里哼出一口气:

    “你这娃娃懂什么?你知道这两天大唐发生了什么吗?你知道朝廷在做什么吗?”

    说出来也不怕吓死你,吓得你一边喊着“大唐药丸”一边逃去辽东。

    因为你小子多半是听不懂的。

    也就阿翁这种常年主持全大唐工作的资深官僚,才能……

    “不就是流动性枯竭造成的经济滞胀吗?明哥已经在指挥你们发行纸币解决啦?”长孙延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哈,不知道了吧。我们在……”长孙无忌正想人前显圣一把,突然卡壳了。

    书房里一时间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咳咳。”

    良久,长孙无忌挽尊地干咳一声,自然而然地略过刚才的话题:

    “你们已经在辽东,用过纸币了?”

    长孙延摇摇头:

    “明哥只是在信笺中提过一嘴,但并没有贸然使用。

    “因为辽东的盘子太小,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如果不和高句丽与大唐其他地方统一货币,会相当麻烦。

    “所以只是有个发行纸币的构想,但实际上还是在使用金属货币的。

    “没想到长安却先行使用了。”

    长孙无忌神色变幻,半天憋出一个:

    “哦。”

    见着暴躁老翁总算冷静下来,长孙延指着刚才那份文件,直言道:

    “这是长安县的纸币发行情况记录对吧?”

    长孙无忌点头:

    “标题上写着呢。”

    长孙延:“不用看了,假的。”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

    “真假你阿翁自有判断,不需要一个半大小子来教我怎么当官。”

    撒钱又不是赚钱,有什么难的?

    不就是挨家挨户敲门送钱么?

    而长安县令报上来的纸币发行情况,内容也很简单。

    无非就是每天发送了几户人家、总额多少贯而已。

    就这么干巴巴的数字,还能一眼看出假来?

    长孙延也懒得和他斗嘴,指了指一旁的另一份文件:

    “这是长安县粮仓的发放情况,理论上,百姓拿到纸币以后,就是在这几个粮仓兑换米粮的,对吧?”

    长孙无忌抱起了胳膊,理解了孙子的意思:

    “你觉得,米粮的实际发放数量,和纸币的发行总额,对不上?”

    “是的。”长孙延流利地说道:

    “根据计划,每户人家第一批拿到的纸币,足够兑换十天的存粮。

    “但以长安县粮仓的实际出库量,除以纸币的发放户数,估算下来,每户只拿了相当于五天的存粮。”

    你小子算术很快啊……长孙无忌心中暗暗吃惊,表面波澜不惊道:

    “这有什么奇怪?十天的粮食一口气背回去该有多重?

    “百姓应该是,先把纸币存着,一次只拿几天的量。

    “这样不但容易搬运,排的队伍也能比一窝蜂都去抢粮要短不少。”

    说着,他又推给孙儿另一张图表:

    “这是万年县的粮仓出库量,和长安县差不多。

    “你是不是要说,万年县的资料也在造假?”

    “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出库量差不多,这才是最大的疑点。”

    长孙延严肃地说:

    “这两个县,本质是不一样的。”

    长安县和万年县,是京城长安的两个附郭县。

    长安县位于西城,是平民区。

    而东边的万年县,则是富人区。

    “平民和富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长孙无忌一时语塞。

    他没当过一天平民百姓,所以还真不知道。

    “对饥饿的恐惧。”

    长孙延一字一句道:

    “万一朝廷不认这些纸怎么办?万一粮仓空了怎么办?万一喂不饱饿着肚子的家人们怎么办?万一隔天又发生了灾害怎么办?

    “所以,只要能换,长安县的平民肯定是倾向于一次性将十天的粮食都搬到家里去的,而不是将米粮以纸张的形式存着。”

    他直视阿翁惊讶的眼神,继续说道:

    “至于万年县的富人,他们则仓廪充足,并没有什么必要继续囤积粮食、或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