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00章 我也想节制天下兵马

第200章 我也想节制天下兵马

    第200章 我也想节制天下兵马 (第1/3页)

    李世民饶有兴味地看着一群重臣抛出雪片一般的奏本,却只是要弹劾一个长安令。

    虽然今天是商议钱荒大事,但他也并没有立刻出言制止。

    而是继续欣赏这起百年难遇的官场奇景。

    国公、尚书们面红耳赤,对一个小小的五品县令重拳出击,这场景属实难得。

    这些达官显贵们,显然是被李乾祐小老弟给搞破防了。

    至于个中缘由,罪魁祸首李世民是最心知肚明的——

    李明那厮预先在纸币上动了手脚,轻飘飘一纸政令,就把李乾祐“辛辛苦苦”贪污的纸币给废了。

    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儿,只不过是贪污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问题是,李乾祐素来喜好借花献佛,把贪腐来的资产三七开,那七成还是其他官僚的,以给自己买平安。

    平时,这策略还是挺好用的。

    直到这次,李明悄默声地把这笔李乾祐借的花,给作废了。

    消息灵通一点的官员,只当是被那县令当成蠢货,白塞了一口袋废纸,替他白出力摆平了一些“事儿”。

    比如李明殿下的问责什么的。

    而消息闭塞一点的官员,那就倒霉了。

    拿着过期作废的废纸去粮仓兑粮,被怼了一顿回来了。

    丢脸丢大发了。

    就这样云淡风轻地一操作。

    就把李乾祐,从人人口中的大宝贝,一下子给变成了口诛笔伐的大奸臣。

    “卿等的诉求,朕已知晓,你们稍安勿躁。”

    在李乾祐被群臣的口水淹没以前,李世民还是出来替他打圆场了:

    “现在正值用人之际,李乾祐罚俸一年,降职续用。”

    正五品的长安县令,就这样跌到了六品。

    李乾祐被喷得意识模糊,扣了工资降了职,还得跪谢主隆恩。

    这不是客气,李乾祐是真的感谢陛下。

    要不是被李世民挡了一道,他估计已经下狱被千刀万剐了。

    “只要李靖还在,李乾祐始终是一颗能牵制他的棋子,不可妄动。”

    李世民当了十几年的皇帝,对朝堂的格局非常清楚。

    他熟悉几个主要大臣大将的弱点,并能娴熟地利用这些弱点,进行制约制衡的招数,以此驾驭手下。

    这便是法家治国“势术法”之中的术。

    李乾祐就是李靖的那个弱点。

    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他的军神堂兄头疼,以此制约之。

    相比之下,他那点贪污的小毛病,根本不是事儿。

    老李手下的“污点”功臣要多不少。

    有因贪污蹲过局子的侯君集,有因贪污蹲过局子的李道宗,有因造反润进山里的薛万彻……

    嗯,怎么好像都是十四党的骨干成员……

    “说起来,除了能给自己造势以外,李明那小子也很擅长‘术’啊……”

    经过这次“李乾祐贪污案”的小风波,李世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李明的坏点子。

    李明确实被他老爹坑了一把。

    自己亲自动手,把李明要移交法办的贪污犯保了下来,相当于当众打这位新主政的脸,损了他的威望。

    但没想到,这不肯吃亏的小东西,居然提前就有了布局——

    在纸币上印了一串独一无二的神秘数字。

    虽然没能如愿以偿地把李乾祐送进监狱。

    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成功追回赃款”了。

    因为李乾祐贪出来的钱,被宣布作废了。

    而这笔钱所对应的购买力,又被重新印刷了出来,并绕过“县衙”这个层级,直接由民部发到了长安市民的手里。

    贪官拿到废纸,百姓得到商品,这不就实质上等同于“追回赃款”么?

    如果这次发的是铜钱或别的实体货币,是绝对达不成此等收放有余的效果的。

    一旦被贪、或被抢被盗,就只能默认损失了。

    “‘纸币’这工具,真是越看越让朕欢喜。

    “李明那小子,是算到了这钱会被贪污,所以提前在纸上做了手脚么?”

    “那小子的战略布局,一直是很可以的。

    “从选定辽东、剑指高句丽,占据地图东北角就可以看出来。

    “势、术、法,样样精通。那莫非……”

    李世民听着朝臣们的奏对,心思早就飘到了九霄云外。

    李明今天不在,听其他人讲解钱荒的对策,总觉得不着调。

    按理说,暂时担任“文官之首”的参知政事、同平章事阁下,也应该参加这次小朝会的。

    但李明今天请病假,请房玄龄代为奏报。

    当然,他生病是假,窝在尚书省进行着下一步布局是真。

    与其浪费时间开会,不如抓紧时间干实事。

    一切以解决钱荒为重,李世民便默许了他的翘班行为。

    反正那小子就是不服管,从小翘课翘到大,早就习惯了……

    “呵欠~”

    勤政的李世民陛下,第一次在朝会上打哈欠。

    群臣不做声,暗地里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见了三分惊讶、七分了然。

    当李明殿下上朝时,陛下那双晶晶亮的眼睛,都被他们看在了眼里。

    而当李明殿下懒得上朝时,陛下纵容他,主动替他请病假,自然也被他们看在眼里。

    显然,李明殿下处理钱荒的章程、尤其是这次处理“李乾祐贪污案”这起风波的手腕,深得陛下的欢心。

    已经有点钦定的感觉了……

    “虽然城市秩序有所恢复,但铜铁金属的价格尚未回归合理水平。

    “钱荒尚未结束,铜铁短缺依旧,卿等还不可懈怠。”

    李世民劝勉群臣几句,便宣布退朝。

    交际花李乾祐一改往日呼朋唤友的姿态,低着头,一个人匆匆离开了两仪殿,生怕和同僚们发生任何眼神接触。

    刚涮了他们一把,要脸。

    他离开众人的视线,脚步越来越快,几乎是跑着离开了宫门。

    第一时间钻进了候在门口的马车,心急火燎地吩咐车夫:

    “快去尚书省,快!”

    …………

    尚书省。

    “呵欠~”

    李明在帝国行政首脑的地板上打着哈欠,头枕着一迭帝国的机密要务,睡得格外香甜。

    他今天发扬传统艺能,翘班不上朝。

    借口是“还有工作要做”。

    但战略规划都已经定好了,手下也都上朝开会去了。

    他还能有什么工作,非得一大早做的?

    单纯是和老爹闹别扭,不想看李二那张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