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202章 李二:皇帝是这么当的,朕教你 (第3/3页)

论立场,群臣已经达成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共识——

    单论能力,李明这位二代将来是一定能接得起大唐这个盘子的。

    问题是,选择储君、选择新皇帝,从来就不仅仅是单论执政能力就行了的。

    人生最大的分水岭是羊水,这条规则一直有效。

    新皇帝的出身、性格、乃至于可操纵性,都能影响群臣对下一任领导的选择。

    首先,以长孙无忌为代表,坚定的“嫡子党”就不可能完全接纳李明。

    而且对一些想“搞事”的大臣来说,李明这位主观性极强、几乎不可能被操控的小皇子,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此外,李明铁腕打压士族、取消良籍贱籍的政策,又让另一批官僚打从心底地不认可。

    和平头老百姓不同,这些官僚,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士族大家,是真的可以干扰下一任储君的诞生的。

    而就在底下官僚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朝堂格局正在酝酿下一场大洗牌的时候。

    李明又在推进一条政策,一条让许多官僚尖叫抓挠的政策。

    …………

    “踏马的,朝廷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太极宫是虫豸的老巢吗?”

    夕阳西下,李明回到了杨氏所居住的立德殿,抱着老妈的大腿就是一通吐槽。

    在揪出了内鬼王姨娘、并当众处刑以后,他在家里说话越来越口无遮拦了。

    杨氏和蔼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发,轻轻道:

    “别太上火,这段时日你工作太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李明这段时间确实很忙很累。

    忙着走穴,在各个钱庄之间“巡回表演”,增强百姓对纸币的信心。

    虽然他自己口头上教导着长孙延,不要“事必躬亲”。

    然而,没办法。

    大唐的百姓,除了他谁都不认。

    他也只能跑遍全城,给全城百姓打鸡血。

    唉,太受欢迎,也是一桩烦恼啊。

    李明躺在母亲的大腿上,还在喋喋不休地吐槽:

    “我让钱庄记录下了钱币大额兑换的数据。

    “发现在最开始几天、全民挤兑铜钱时,有许多官员的家奴,拿着远超他们主人俸禄的纸币,前来抢兑铜钱。

    “他们手里的纸币哪里来的?居然敢拿来路不明的纸币,来争夺朝廷不多的铜钱资源!

    “他们不但贪污腐败,还挖朝廷墙角,对抢兑风潮推波助澜,公然对抗朝廷政策!

    “往严重的说,准备金的安全垫差点因为他们的贪婪而被击穿,治理经济危机的努力差点功亏一篑了!”

    李明越说越气,小嘴气得鼓鼓的:

    “这种虫豸比贪污更可恶,我让御史台重点查办,有什么问题?!

    “可韦挺那厮,居然把我的要求打回了!说什么证据不足!”

    杨氏听着儿子的抱怨,不禁莞儿一笑:

    “韦挺和你是天然对立的,他之前帮你查了李乾祐案才是意外。”

    李明一怔:

    “韦挺和我对立,可他……不是韦待价的爹么?我们不是一伙的么?”

    听着儿子有些天真的认识,杨氏耐心地予以纠正:

    “韦挺出自京兆韦氏,这种大家族,不可能完全站队在一边,而是多头下注。

    “这,才是他们能延续千年的政治智慧。”

    和只会唠叨、或者煲心灵鸡汤的普通母亲不同,杨氏是真的懂的。

    “韦待价只是韦挺的一个儿子,他还有另外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呢,都是韦氏多家联姻的资本。怎么会绑死在你一个人身上呢?

    “想当年,大唐初创,当时文德皇后已经嫁给了陛下了。

    “而将皇后抚养成人的舅舅高士廉也没有投靠大唐,而是委身于南方的军阀萧铣,好几年后才降唐的。”

    李明静静地听着母亲的讲述,直听得嘴角抽搐。

    还是你们士族门阀会玩,贵圈真乱……

    “也就是说,京兆韦氏我只有韦待价一个帮手,其他的都只是路人?”李明问。

    杨氏眼神一黯:

    “何止是路人,因为《氏族志》一事,现在韦氏与河东崔氏有怨,而你又是崔氏的亲家。

    “那些韦氏不与你敌对,不在暗中给你使绊子,已经算不错了。”

    政治真复杂啊……李明感到脑壳有点痛。

    这时,他听见门外宫女紧张的起立声,听得她们毕恭毕敬地唤了一声:

    陛下。

    李明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立德殿的大门就被推开了。

    夕阳的橘光洒在辣个男人的身上,留下一道长长的阴影。

    李世民,来了。

    …………

    “你这臭小子,这段时间怎么一直躲着你阿爷?”

    李世民大大咧咧地坐在饭桌边。

    算下来,这还是李乾祐贪污案以来,两人第一次见面。

    李明扒拉着大米拌小米,嘴里嘟囔着:

    “不齿与贪污犯为伍……哎呀!”

    脑袋挨了老爹一个爆栗。

    杨氏看着这一对大宝贝儿,又好笑又无奈地叹了口气。

    两人明明都是站在天下顶点的人物,论智谋罕有对手。

    可这两人只要一碰面,就成了沙雕男生。

    斗气能斗俩月,明明只有一墙之隔,硬是死活不相见,有什么话都书信交流。

    杨氏都分不清,这两人中究竟谁更幼稚。

    “做大事者,别把眼光局限在小钱小货色上。”

    李世民一改嘻嘻哈哈,严肃地说:

    “吏治自然是要整顿的,但是要设立法度,而不是一个个抓,否则抓到什么时候?

    “如果你真的要针对某一个大臣,也不可由你亲自动手。

    “而是在朝中暗示这个意向,让心腹手下来替你做这件事,这样不论最后抓获不抓,你都能有个台阶下。

    “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这便是所谓的圣意不可测。”

    李明兴趣缺缺地回了一声:

    “哦。”

    我替你摆平了经济危机,你也不客气客气谢我一下?怎么一开口就数落我的不是了?……

    李明在心里吐槽。

    “这次钱荒处置过程中,还暴露出你的一个问题。”

    李世民继续谆谆教导:

    “就是你对官吏太苛刻了,太急于求成。

    “欲速则不达,说话做事要和缓一些,至少在面上要给官吏们留有余地。”

    李世民掏心掏肺地传授者切身经验:

    “你毕竟是要通过官吏来治理国家的。

    “如果过于刻薄寡恩,让他们有了抵触情绪,甚至和整个官僚集团发生对立,必将适得其反。”

    “啊对对对……嗯?”李明三心二意地听着,渐渐嗅着了不对劲的气息。

    他猛然意识到,话题的走向开始变得奇怪起来。

    虽然他还是在被皇帝老爹数落着。

    但不知是不是错觉。

    李明总觉得,这不仅仅是数落。

    更像是一份奖励啊……

    天大的那种……

    杨氏跪坐在一旁,已是浑身哆嗦,百感交集。

    陛下向她儿子所传授的,可是治国之道,为帝之道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