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我去,版本陷阱! (第1/3页)
“阿娘,我怀疑承乾老大哥的脑子有点问题,但我没有证据。”
晚饭时,李明照例喋喋不休地和母亲分享着当日“趣闻”。
刚才在立政殿,兄弟三人的尴尬聚会,无疑给李明敲响了一记警钟: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对一母同胞的李承乾、李治,甚至还得加上个李泰来说。
他这个李元吉原配所生的庶子,无疑就是那个“外侮”。
“李家大郎常年承压,举止反常,你不可与他接近。”
杨氏照例一脸温婉地和他分析冷冰冰的局势:
“尤其是近日,他的太子之位即将被你夺走,自觉命不久矣,恐怕会鱼死网破奋力一搏。
“所以,你事他应当如事猛虎饿狼,眼不见为净,不可贸然相见。”
母亲37℃的嘴里,吐出了-273℃的话语。
如今是决赛的冲刺阶段,不容有任何闪失,杨氏的告诫也越来越直白理性。
“嗯,是我太大意了。”李明真心诚意地接受母亲的意见。
“阿娘,我还怀疑李治对我也有意见,他会不会也想害我?”
“人人都云九郎恭顺怀柔,但越是这样,你越要警惕。豹子是会隐藏自己爪牙的。”
杨氏分析道:
“你和他同住立政殿,这是好事,那里防护稳当,李治也不会蠢到在那里做手脚,把嫌疑往自己头上引。
“但你万不可掉以轻心。
“除了直接出自尚食局的食物,你一概不得食。”
李明郑重地点头,又问:
“阿兕子给我的枣子也不能吃吗?”
“你就以枣子活肠容易腹泻为由,婉拒她。晋阳公主懂事,不会强求你的。”
唯独对李明达,杨氏是称呼封号的:
“但是你不可因此冷落了晋阳公主,要和她拉近关系。
“公主是陛下最疼爱的女儿,也是三嫡子最喜爱的妹妹,是你们父子兄弟的缓冲区。
“把她拿下,对你的生命安全可以加一道保障。”
李明扬起眉头:“把姐姐拿下?这合乎周礼吗?”
快退到东周列国,效齐襄公和文姜故事?
杨氏抬手就给了李明一个爆栗:
“和晋阳公主搞好姐弟关系!你想歪到什么地方去了!”
“哦。”李明揉着脑袋。
“还有,监国期间,你不便居住立政殿,回立德殿居住。”
杨氏继续告诫道:
“一来,没了陛下的坐镇,立政殿的防卫未必有如今这么森严,宫人不知是否被其他势力渗透。
“而立德殿人少嘴严,又深处后宫之中,外人不得进入,反倒是更为安全。”
李明听得鼻尖直冒冷汗,艰难地咽了口水。
自己疏忽了,还真没考虑到这一层。
论起“底线思维”,经历过玄武门之变、又在掖庭以罪臣之妻深造过好几年的杨氏,一点也不比儿子差。
“二来,立政殿毕竟是陛下的寝殿,你是承蒙陛下圣恩,才得以那里‘暂居’。”
除开安全角度,杨氏又从政治角度有理有据地为儿子分析:
“如今陛下远征,你如何能以主人的身份,篡居其位?
“若被大臣弹劾‘有不臣之心’,就算陛下不追究,但也难免会心生芥蒂。”
李明不解地问:
“本来父皇迟早会把亲手交到我手里,他为什么还会怀疑我有不臣之心?为什么还会心生芥蒂?”
杨氏看着一脸天真的儿子,缓缓道:
“因为他多当一天皇帝,你就少当一天皇帝。”
李明的呼吸骤然一紧。
“阿娘……你说,什么?
“你的意思是……”
杨氏重重地点头:
“就是这个意思。你觉得储君最大的敌人是谁?朝中的反对派?朝外的四方蛮夷?
“都不是。”
她的声音就如同盛夏的冰雹,看似荒谬,实则合理,一颗一颗重重地敲击在李明的心里。
“储君最大的敌人,其实是皇帝本人啊!”
李明的喉咙动了动。
可储君不是皇帝亲自指定的亲骨肉,皇帝意旨的传承者和遗产的继承者么……他想这么如此反驳母亲。
但他不能。
杨氏看似矛盾的悖论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十分浅显、但是残酷的道理。
“皇帝只有一个,真正阻止新皇登基的,是旧皇的生命。
“更直白地说,只有皇帝身死,储君才能上位。”
杨氏的话语重重地回响在李明的耳畔:
“你自己应该也能体会到,如今陛下还壮健,谁接班都还有变数。
“只有到陛下大行之日,一切才尘埃落定。”
李明不自在地扯了扯衣领。
“而这个道理,你猜陛下知不知道?”杨氏直视李明的双眼。
李明不知为何有些胆怯,躲开视线,点点头。
李世民自己就是“过来人”,这道理他岂会不知?
“所以父皇……不,古往今来的皇帝选择储君,第一标准就是孝么……”李明喃喃。
这不是什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礼法教条。
这是皇帝老儿自保的切身需要啊!
“你会弑君么?”杨氏冷不丁问。
李明差点原地蹦起来捂住老妈的嘴:
“嘘嘘嘘!阿娘你说什么呢!”
怎么能弑父!怎么能禽兽不如!
“不弑君的话,这段时间你就夹紧尾巴,保持谦逊和善、处处小心谨慎,不要流露出对权力的渴求。”
杨氏谆谆告诫道:
“如此,才是安稳登基之道。”
李明只觉毛骨悚然,心有余悸地点头:
“孩儿……受教。”
皇帝和太子,真是世界上最别扭的关系。
身为父亲,皇帝恨不得把一切都传给儿子。但身为权力的统揽者,皇帝又必须时刻提防太子篡权。
而太子也同样如此,以人子之躯,却祈盼父亲早死,不甘心在储君的位子上长期待机,甚至自己死在老皇帝前面,一天都没有品尝过权力的滋味。
帝王之家,实在太反人性了。
如果能选,他宁可穿越到普通的富商之家,提笼遛鸟享一辈子福。
不比这沟槽的人伦悲剧强一万倍……
“李承乾的难处,你现在能亲身体会了吧?”
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子,杨氏的心都在滴血。
但她硬是强撑着,没有心疼地抚摸幼子的头,或亲昵地拍拍他的肩。
而是继续将帝室最理性、最冷酷的一面,赤果果地展现在他的面前:
“李承乾多情而胆怯,没能承受住如此扭曲人伦的压力,所以被淘汰了。
“你呢?你会重蹈他的覆辙吗?”
李明早已是汗流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