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魏王的野望 (第2/3页)
是齐王殿下。”
啥?……李治愣了愣,差点“啊”了一声。
“莫要说笑,怎么可能是李佑?”
那位愚蠢的老五如果能有这一半的心机,也不至于被父皇嫌恶,过继给一个死人当儿子。
张亮看着李治,又看了看旁边满脸空白、怀疑人生的程知节。
程知节很自觉地起身:
“末将还是回避……”
“不必。”
李治诚恳地说道:
“义贞公乃是我的老师,我怎么能怀疑我的老师呢?
“请老师务必在此做个见证。”
受此礼遇,程知节很是感慨,心情忐忑地坐下了。
张亮这才简短地说道:
“是魏王。”
“什么?!”
李治几乎从坐席上跳了起来。
魏王李泰,与父皇的密探头领暗中勾结、造谣污蔑李明、以至于辽东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
居然是四哥,李泰?!
这份震撼,甚至比“罪魁祸首是李佑”带给他的更大。
“是魏王挑唆了齐王与李明的关系,并指示我主动向齐王靠拢。”
张亮进一步解释道:
“因为过继一事,齐王本就对李明嫉恨入骨。
“加上齐王头脑简单,很容易就被诱导,向我下达了传播假消息、抹黑李明的指令。
“这其实是魏王借齐王之口,向我下达的命令。”
李治觉得脑子一团乱麻:
“可……这是为什么?”
“为了给自己增加一层保护,同时把嫌疑往太子身上引。”
张亮讲解道:
“现在想来,我造谣李明一事,不论最终导致辽东的结局如何,迟早会被拆穿的。陛下一定会下令彻查幕后黑手。
“而魏王,早就料到了这一层。”
张亮语气干涩,充满了兔死狗烹的愤懑和无奈。
“所以,他特意转了齐王这一手,利用齐王的嘴,来下达‘造谣’的这个指令。
“齐王与太子殿下交好,调查人员一旦查到齐王,自然会把这件案子与太子联系起来。”
李治恍然大悟:
“难怪!辽东事件之后,父皇与太子的关系急转直下,以至于几个月不说话……
“原来太子被父皇误以为污蔑李明、为祸辽东,而实际上是魏王李泰所为?!”
张亮重重地点头:
“正是,太子殿下无端遭受怀疑,百口莫辩。
“据臣所知,陛下在查到太子这一层后,便没有继续查下去。
“但似乎也没有和太子当面质问。”
因为父皇害怕和太子当面撕破脸,导致没有当面澄清,就这样成为心结,一直堵在父皇的心中……李治心中无限感慨。
这样一来,父皇今年的骚操作才算说得通。
李明从辽东回来以后,好像突然之间,父皇彻底失去了对太子的信心,让几个儿子公开争储。
原来此事的直接导火索,是一场栽赃导致的误会,误会导致的心结,心结导致的父皇对太子的彻底失望……
李明能超过他们三个嫡子,一举夺魁,根源居然在这里!
在于李泰对他和太子抹黑的阴谋之中!
“李泰为什么要帮李明?”李治脑子发热地问。
张亮古怪地看着他:
“怎么会是帮呢?
“如果李明殿下没有绝处逢生,竟以平州一州之力硬抗整个高句丽,并派遣可信的使者前来长安说明情况。
“最后的结果会如何?
“辽东在被高句丽入侵的关键时刻,失去朝廷的支持,辽东彻底沦陷,李明或身殒、或身陷囹圄,太子因涉嫌害死弟弟而失去圣宠。
“到最后,胜利者会是谁?”
李治感到毛骨悚然:
“同时除掉了太子和李明,那么能继承父皇大业的,就只剩下李泰了……”
要不是李明强到犯规的能力。
李泰差点就通过这个阴谋,把皇位拿到手了!
“他居然有如此心机,如此……心狠手辣。”李治喃喃。
他今天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四哥。
他本以为,李泰只是一个附庸风雅的伪君子,喜好空谈的清流。
在四子争储中,最早被淘汰的那个路人——
因为在四子争储之前,给太子加压力的那个工具人,就是李泰。
如果李泰表现出了足够的治国之才,父皇根本用不着摆出这个擂台,把李治和李明都拉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