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14章 万一陛下有个万一……

第214章 万一陛下有个万一……

    第214章 万一陛下有个万一…… (第3/3页)

李明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对高句丽基层的控制。

    高句丽人要么在他的矿场挖矿,要么在他的农场种田,产品销往他的辽东,日常消费的也是他辽东出产的镰刀锤子等商品。

    读的是他的《平壤晚报》,学习的是汉字汉语,甚至连工作学习之余,加入的也是他的赤巾军高句丽分部。

    可以说,高句丽的方方面面都被他李明给拿捏了。

    “高句丽要打内战啦?”

    李明饶有兴致地读着情报委员会负责人尉迟循毓呈上的报告。

    他的“好事我们做,坏人渊盖苏文来当”政策卓有成效。

    如今的高句丽已经成了高压锅,工人农民把自己的一切悲催境遇,都归罪给了荒淫无道的渊盖苏文和当地酋长豪强。

    不过,这并不是这次内战的导火索。

    导火索出在高句丽统治阶级内部。

    辽东在高句丽当地开矿种田的经济利益,被故意流入了当地的豪强手中。

    这些地头蛇本来就不服平壤的王廷,更不服渊盖苏文。

    如今有了钱,他们就想搞事了。

    敲了,渊盖苏文也从辽东那里拿到了钱,也想修理那些地头蛇。

    两者一拍即合。

    而辽东在高句丽开设的矿场和农场、以及在乡间田野推行的教育。

    又为他们双方提供了组织度足够高的优质兵源。

    有兵有钱,可以开战了。

    只是在此之前,有一个小问题——

    “他们的兵都加入了赤巾军在高句丽的支部。

    “总不能让平壤支部和安市城支部、国内城支部之间打内战吧?

    “信送过去一个月,还来得及,以高句丽统治阶级的动员效率,这仗离打起来还早。”

    他旋即批示一句:

    “以和为贵。”

    短短一个词,便将万里之外的邻国内部纠纷消弭了。

    “殿下。”

    房玄龄照例来此汇报工作。

    他也差不多快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这里了。

    “殿下刚才在朝会上的出手,果然不凡呐。”他面无表情地拍着马屁。

    李明殿下做出了精妙的政治操作,自然是要口头表扬一下的。

    但因为这种精妙操作太多了,老房也很难调动“震惊”的情绪了。

    李明确实学得很快。

    才主持工作多久啊,已经能熟练地利用不同的议题来反向“拖延”对方的时间精力,达到治国政斗两不误了。

    李明把思绪从万里之外的高句丽拉回来,问道:

    “那起案子,资金流向查得如何了?”

    他问的是经济危机之中,铜为何突然紧缺的直接原因。

    钱荒起源于铜铁短缺,铁的去向只能大概搞清楚个草图——

    消失在幽云一线的边界地带,大概率流入草原了。

    但铜,就连这点草图也没有了。

    好像就这么凭空消失了一般。

    作为铸币材料,铜产量比铁更少,管控也更严格。

    各地的铜矿原材料是没有问题的,钱荒时还能从各地调来生铜用于铸币,就是例证。

    那,当时短缺的应该就是另一种主要铜制产品——

    也就是,铜钱了。

    李明判断,有大批铜钱或被窖藏、或被运至境外,才直接导致了那次通货紧缩。

    “还未有眉目。”房玄龄直白地回答。

    大唐没有银行转账,追查不到资金流向。

    发出去的铜钱就像泼出去的水,如果持币的人不突然大撒币,惊动了县衙,谁也发现不了。

    “关键是,这些钱是怎么进入了坏人的口袋。

    “抓不住源头,我们根本无从查起……”

    李明仰头,仔细思考起来。

    在治国的间隙,手头上的几件大案悬案,也得花精力解决。

    九成宫一起、辽东谣言一起、自己遇刺一起、经济危机一起。

    都有一点进度,但都没有彻底破获,抓住最后的幕后黑手。

    目前所知,齐王李祐老哥参与了其中的前三起。

    只是还不知道这傻子是扮猪吃虎的主谋,还是替人火中取栗的真傻子。

    至于经济危机,则彻底没有头绪了。

    但此事比较紧急,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太大了,不知道主谋还会不会再次发难。

    所以优先让房玄龄解决。

    “臣……再仔细排查吧。”房玄龄回答得不是很自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代名相的能力再高,也不可能在科技手段不支持的情况下,搞清楚每一笔大额资金的往来。

    他已经差不多把东西市的商户翻了个遍了,硬是没有查出诡异的资金出入。

    总不可能把全国的商人都排查一遍吧?

    就在这时,走廊外传来砰砰砰的跑步声。

    能在殿中这么肆无忌惮地奔跑,除了李明小老弟,也就另一位性子越来越野的前·贵公子了。

    那跑步声逐渐靠近,随即戛然而止,大约是被内侍“友善”地提醒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那个黝黑的脑袋果然出现在了书房门口。

    “明哥,大事不好了!”

    长孙延粗着喉咙喊道。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