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19章 坏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险

第219章 坏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险

    第219章 坏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险 (第2/3页)

    因为大唐是一个不允许人员随意跨区域流动的封建社会。

    那些粟特人离开长安后,需要办理“路引”,写明此次行程的起点和目的地。

    这就是说,这帮人的最终去向,可以通过追踪各个城市的路引,一段一段拼凑完整。

    而他们所携带的是巨额赃款,不是普通的货物,不太可能全部交到别人手里。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路引,间接也是这笔赃款的“转账记录”。

    只是各地城门监没有联网,用人力照着名单一环环排查起来,耗时耗力。

    好在,在监国殿下的亲自督办下,这些人——以及大概率这笔钱——的去向最终有了眉目。

    这些人狡猾得很,每个人的路线都不一样,明显在有意识地干扰侦查。

    但是,他们还是小看了封建社会对人身自由的束缚程度。

    虽然花了点时间,他们的行动轨迹还是一清二楚地摆在了监国殿下的案头。

    李明给黑暗腐朽的封建集权制度点了个赞。

    “他们最后踏足的州县,是幽云、沙州灵州一线……”

    这条信息只有寥寥几个字,却是凝聚了各地州县夜以继日的排查。

    李明咀嚼着这几个地点,目光下意识地向背后望去。

    那里,挂着大唐全域堪舆图。

    其实不用看地图,这些地方也已经在他脑子里亮了起来——

    幽-云-沙-灵一线,正是“铜铁紧缺”之中,大批铁矿石最后消失的地方。

    那地方,也是大唐的北疆,汉、胡交接之地,华夏王朝对那里的掌控力就比较微弱了。

    往北便是长城之外、大漠之南,是思摩突厥所在的羁縻地区。

    再往北便是事故高发地阴山,按李世民陛下的划分,本应是思摩突厥的势力范围,目前被薛延陀窃据。

    “之前的铜铁紧缺调查中,已查明大量铁矿石被运往幽云一带,而铜矿石却没有发生类似的异常外流。

    “然而,铜危机切切实实地发生了,到底哪批铜突然消失了,是外流了还是被窖藏了,迄今为止一直都没有查清……”

    李明沉吟着,很自然地把这两起案子关联在了一起——

    “这批被李乾祐联合粟特人,运到北疆的铜钱……

    “是否就是‘铜铁短缺’中外流的铜?”

    这个假设让李明心情一振。

    百万贯铜钱,这个数量,已经和朝廷一年租庸调税收的货币部分(不含占大头的粟米、布匹和劳役)处于同一个量级了。

    如此天亮的铜钱,一夜之间被突然抽出了中原的市场……

    “确实足以造成短期的货币短缺,诱使人们窖藏货币、减少流通,恶性循环从而引发通货紧缩!”

    李明激动得来回踱步。

    终于,经济危机的成因也有眉目了。

    如此一来,关于此案的下一个问题便呼之欲出——

    主犯是谁,动机为何?

    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两起案子是独立事件的可能。

    但是,从作案手法、赃物目的地来看,双方背后是同一主谋的可能性更大。

    “李乾祐和他背后的主谋,把铜和铁捣鼓到草原地带,目的是什么呢……”

    李明思考着。

    显然,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诱发大唐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毕竟以这个年代的经济学水平,还不至于下这么大的一盘棋。

    只是阴差阳错,才酿成大祸,并最终致使他们“蚂蚁搬家”的行为被提前曝光。

    铜和铁,都是草原没有的高科技产品。

    虽然铁矿石需要冶炼工序,敏感性比成品铁器要低。

    而铜钱除了交易,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实战价值——总不能把铜钱融化了做青铜剑吧?这也太复古了。

    但这两件东西被同时、大批量地走私到游牧民族的地盘。

    仍然不是一个能让人心安的信号。

    尤其是,帝国的统治者,李世民陛下,正在那个地方与游牧作战……

    “假使这批铁矿石和铜钱,都落进了游牧,都落进了薛延陀的口袋……”

    李明习惯性地开始做起了最坏的假设。

    然后发现,这对战局并没有什么卵用。

    铁矿石,在中原叫“矿石”,在草原只能叫“发红的石头”。

    没这个科技和炭火燃料进行冶炼好吧。

    至于铜钱,那就更幽默了。

    游牧民族内部,有这么大量的交易需求么?

    不还是得拿钱向华夏买东西?

    然而从报表上来看,双边贸易不但没有出现相应增长,反而因为近年关系趋于火热(打得火热),还在持续萎缩中。

    华夏这边不卖商品给薛延陀,他们拿着铜钱,和拿了一堆废铜也没什么区别。

    简而言之,薛延陀的铁勒人,不大可能用这笔钱和这批矿,就能变出一支人马具甲、可与唐军媲美的精锐铁甲军来。

    “除非……”

    李明的目光,投向了草原以西。

    西域。

    以粟特人的首都马拉坎达——也就是撒马尔罕——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一系列贸易、手工业城邦国家。

    在被成吉思汗的铁蹄图图之前,那里便是除了中原以外,北方游牧进行物资交换的第二个中心。

    而那里的西域商人,不像中原人那么有节操。

    只要钱到位,是连绞死自己的绳索都能出卖的。

    “铜钱和铁矿石,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持续走私落入薛延陀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