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25章 玄武门的意思是后门

第225章 玄武门的意思是后门

    第225章 玄武门的意思是后门 (第3/3页)

    李明毫无波澜地对执失步真说道。

    因为语调过于没有波澜,执失步真完全没有听出其中蕴藏着的刀光剑影,只当是执政大人巡游天下,忙不迭地向殿下表忠心道:

    “草民一定不忘殿下的吩咐,随时向殿下报告长安和全国的商业动向!”

    “甚善。”

    李明满意地点头。

    他冒险滞留在京城,就是为了完成以下的后手布置。

    在明了李泰的阴谋以后,李明不是不知道,在京城多待一天就多一份风险。

    更何况,在老伙计都撤走以后,他自己也不想再和朝中的衣冠禽兽们再纠缠。

    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辽东,体验丝滑的统治。

    他之所以还违心留在长安、没有跑路,就是为了埋下执失步真等这几颗钉子。

    毕竟,他又不是真的跑路到辽东,从此关起门来就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管不顾天下大事了。

    他是准备随时杀回来,夺回中原的。

    …………

    “阿娘,那你留着是为了什么?”

    今天的晚饭,李明照例是在立德殿吃的。

    “傻孩子。”杨氏——现在是杨后——温婉地笑着:

    “我是大唐的皇后,不留在皇宫,我还应该去哪儿呢?”

    “北狩。”李明不假思索道。

    在意识到长安不安全以后,李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把母亲接回辽东。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杨氏始终拒绝。

    坚持要和李明共进退,在宫里待到最后一刻。

    “李泰和他的兄弟们已经有所动作,情势一天比一天紧急起来。”李明认真地说:

    “我不是开玩笑。”

    杨氏同样认真地回答:

    “我也不是开玩笑。你可以先把你的其他姨娘送过去,我和你一起走。”

    “为什么?”李明不解地问。

    看着儿子焦急的神色,杨氏静静地回答:

    “我是后宫之主,你在后宫不能没有策应。”

    李明更是不解:“后宫能有什么?”

    “有你的探子探寻不到的情报。”

    杨氏道:

    “比如说,你知道后宫在传什么流言么?”

    李明眉头一扬。

    “说你勾结铁勒人和突厥人,让阿史那思摩的突厥盟军在前线背叛陛下,导致陛下与唐军大部队割裂开来,下落不明。”

    李明一惊:

    “这流言都传到后宫了?!”

    杨氏看了一眼儿子,道:

    “后宫嫔妃,和她们在与各地当藩王的儿子可是有书信往来的。

    “以韦贵妃、阴德妃为首,她们本就对你没有好感。

    “如果没有我在后宫镇着,她们若将这条流言传到宫外,以后宫嫔妃之尊,不是不能拉扯出一支反对你的力量。”

    杨氏直视李明道:

    “不论是在朝堂上,在军队里,还是在这太极宫中。”

    …………

    玄武门,是太极宫的北门,也是后门。

    与后宫区域只隔了一片皇家园林和一汪海池。

    在东南西北四象中,玄武主北,所以隋唐时期的皇宫,习惯将北门称为“玄武门”。

    只是因为十六年前,在这个玄武门发生了一件家喻户晓的事情,导致“玄武门”之名多了一层别样的含义。

    当晚,玄武门附近。

    一位穿着普通宫女衣服,却头戴锥帽、蒙着面纱的妇人,轻轻咳了一声。

    一位将军信步上前,向那变装的妇人走去。

    那将军便是屯卫大将军,李君羡。

    李君羡是李世民陛下的心腹。

    既接手了瓦岗寨旧将张亮的势力,成为了密探头子。

    又接手了瓦岗寨旧将常何的势力,执掌玄武门外的屯营——这支目前全长安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而李君羡本人,当然也是瓦岗寨旧将。

    他通过常何这条线,搭上了瓦岗寨老伙计们的新核心——晋王李治。

    为此,还谢绝了监国殿下李明的邀约。

    今晚,他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殿下被何事耽搁,直至今日才来寻访末将?”

    李君羡小声对那面纱“宫女”问道。

    “被皇后看得死死的,今天才寻着空隙。”

    那“宫女”一边说着,左看右看,确认四下无人后,才摘下面纱。

    借着远处微弱的火光,能隐约看见她瘦削的颧骨和眼角的皱纹。

    是纪王李慎之母、贵妃韦珪。

    “知道你的任务么?”她问。

    李君羡不置可否道:

    “末将只管打开这座玄武门,对今晚即将发生的事变,一无所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