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30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

第230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

    第230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 (第2/3页)

,万一,陛下遇上……”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都说县官不如现管。

    一边是前来亲自督办的监国殿下本人。

    另一边是不知转了多少手的“皇帝诏曰”。

    再不机灵认死理的主儿,也知道该怎么选。

    “嘿……嘿嘿。”

    校尉慢慢放松了押送李靖老大爷的手,在他肩膀上掸一掸,尴尬地干笑一声:

    “那个……您衣服皱了。”

    李靖笑眯眯地拍拍他:

    “你是一个好后生。”

    校尉差点哭了。

    “李将军,时间紧迫我就长话短说了。”李明在马上说道:

    “京城有变,父皇和我都被奸臣陷害,和我去辽东,让你充~分发挥领兵之才!”

    四嫡子要打内战了么……结合陛下有难的推测,李靖下意识做出了猜想。

    除了要打仗,有哪个统治者敢把他放出来?

    你们李唐一家,祖孙三代,都不过是把我当成用过即弃的战争机器么……

    第三次从老李家的屠刀下死里逃生,李靖是真的累了,心中泛起无限的悲凉,故意说道:

    “我还有事,殿下如果事急可以先走,我随后就到。”

    苏定方差点从马上跌下来。

    不是,老领导……您的命都是李明殿下救的,怎么在这时候还摆起谱来了?

    只要他一句话,随时可以让您脑袋搬家!

    就像李君羡一样!

    苏定方在心里大声呐喊,但也只敢在心里这么喊喊。

    这个可怕的小肉球还在他怀里呢……

    “好,一言为定!”

    未曾想,李明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潇洒地一挥手:

    “走。”

    没动。

    “咳咳。”李明干咳一声,暗中扯扯苏定方的衣摆:

    “愣着干啥?快走啊!”

    “啊?哦哦哦!”苏定方这才从震惊中惊醒,策马扬鞭,率领十几骑绝尘而去。

    小校尉看着远去的滚滚烟尘,和手下们面面相觑,莫名感到有些尴尬。

    “那个……给您添麻烦了。”最后,还得是他这个小领导不得不硬着头皮,对李靖点头哈腰地赔不是:

    “那我们先走了哈?”

    一群大半夜加班的基层公务员背着伤员,悻悻离去。

    李靖仍然杵在原地,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他没想到,传说中睚眦必报、蛮横暴躁的“那位”殿下,居然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执掌力足够强,李靖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

    可看李明那副急匆匆出奔辽东的狼狈模样,也不像是能完全掌握全局的样子啊……

    “莫非……能真心不忌惮我的,也只有那位从零开始打下一片天地的殿下了吧……”

    李靖喃喃着,突然一拍脑袋,急匆匆冲向屋里,无视走廊里的老虎尸体,一路大喊:

    “我没事!我没事!”

    等他冲进卧室,老婆子刚站上凳子,往脖子上套绞索,正惊疑地看着他。

    “傻子,你这傻子!”

    李靖慌忙把张出尘放下来,百感交集地搂着她:

    “我就知道你要犯傻……”

    一对白首伉俪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良久,张出尘好奇地问:

    “到底怎么回事?良人怎么……”

    “是李明,李明殿下放了我们!”李靖急促地说道:

    “走!长安非久留之地,李明殿下走了,我们也得赶快,叫上萧道光的五百骑兵,速速北上!”

    “去南扶余百济吗?”

    “去辽东!”

    …………

    “殿下,不是……”苏定方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冒着巨大风险,浪费宝贵时间来到李卫公府上,就这么两手空空的回去了?”

    来都来了,怎么不把李靖打包一起带走,老头随便一个借口就放过了?

    “他爱来不来,不肯来随他去,把他绑到辽东也没用。”李明道。

    “况且,他也确实有事。”

    “能有什么事?收拾细软?”

    “收拢部队。你不知道?你的老领导在长安市郊藏了五百全甲骑兵。”

    “?!”苏定方惊了。

    他突然能理解,陛下为什么对曾经他的顶头上司李靖这么严防死守了。

    这老东西是真的人老心不老啊!

    私藏一副铁甲都够九族消消乐了,私藏五百副,还是在京郊。

    这是要让皇族九族消消乐吗?

    在一场规模不小的战斗中,这五百铁甲重骑都足够扭转胜负了!

    “这五百人如果能加入我方,将是极大的助力。如果李靖能分头替我收拢这些人马,那便再好不过。”

    李明解释道。

    出长安的一路,未必就一路坦途了。

    因为大唐国土虽大,但能供几百骑跑长途的大路,全国只有这么几条。

    说不定会撞上李泰的部队。

    这一路是需要五百人保驾护航的。

    即使到了辽东,这五百人也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因为辽东二州,再怎么发展也就拢共二十多万人,能拉出去打野战(比保家卫国的防御战要求高得多)的兵顶多能拉出来三、四千。

    这已经算很穷兵黩武了,相当于适龄男性的近十分之一都应征入伍了,算上昂贵的马匹、盔甲、装备、训练,以及一比五至一比十的民夫后勤保障……

    三四千人的部队将让辽东的青壮劳动力近乎枯竭,生产发展几乎停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