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40章 八王之乱

第240章 八王之乱

    第240章 八王之乱 (第3/3页)

    “齐王殿下,请。”

    没有动静。

    大将军看看车夫。

    车夫也是完全在状况外,纳闷地摇摇头:

    “我亲眼看见齐王殿下上车的,全程都没下车。”

    大将军眉头一皱,便站起了身,走到车窗边,轻轻一敲:

    “殿下,失礼了。”

    接着,便掀开车门。

    齐王正歪斜地坐在车椅上,脑袋耷拉在一边,眼睛圆睁,嘴边鲜血淋漓,已经没有了生息。

    …………

    几乎就在齐王被发现死在长安城门外的同一天,齐王的死讯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传言的版本也是越来越邪乎,故事发生地点从长安门外变成了太极宫内。

    然后一个很合乎逻辑的谣言就应运而生了——

    李祐,是被李治所毒杀的!

    李治号召诸王进京共商大事是假,借机铲除诸王是真;调兵遣将援救陛下是假,篡夺皇位是真!

    众所周知,在没有大唐电信的大唐,通信是有很高的延迟的。

    然而,关于李祐之死的传言,却硬是在短时间内传出长安,传遍中原各州县。

    尤其是其他六位藩王都督所在的州县。

    只消隐去李祐的真实死亡日期,这则谣言就立刻变得有鼻子有眼,让人不得不信了。

    然后,又过了几天。

    六王的军队,就齐齐整整地出现在了洛阳市郊,接受魏王李泰的检阅了。

    至于李祐的齐州军,则更是名正言顺地直接归入李泰统辖。

    李泰坐在战车上,视察着他忠臣的士兵,六位与他同父异母的庶出兄弟骑着马,亦步亦趋地紧随其后。

    “你们能来,我很高兴。”

    李泰乐呵乐呵地说。

    原本与李治暗通款曲的吴王李恪,此时跟车跟得最紧,听见李泰在和他说话,立刻羞愧地低了头,咬牙切齿道:

    “没想到,九弟竟如此狠辣,能下这毒手害死他的哥哥……”

    他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要不是李祐这个行动力超强的倒霉蛋替他蹚了雷,不明不白死在太极宫里的,可能就是他了……

    六位藩王,原本还在李泰与李治之间观望投机。

    在李祐以身入局之后,就不再骑墙了。

    踏马的,先甭管跟着李泰干靠不靠谱,跟着李治那是妥妥的要命啊!

    没想到李治那货平时看着人模狗样,居然一直在憋个大的啊!

    “唉……万万没想到,九弟竟犹如杜鹃附体,残暴无情比秦二世胡亥不遑多让,真是……唉。”

    李泰痛心疾首,嘴角的笑意几乎掩藏不住。

    “兄弟阋墙,固然让人踌躇。

    “但晋王篡夺公器,残杀父兄,人神共愤。若他执掌朝政,则大唐将如暴秦暴隋,天下危矣!”

    李泰如雁行在前,环顾身边的六位庶兄弟,挥动着手里的扇子向西:

    “万幸,吾得诸位兄弟,有如刘玄德得卧龙凤雏,光复长安有望,克复关中有望,平定天下有望!

    “西征!”

    …………

    贞观十五年,入冬。

    双方之间脆弱的和平,被彻底撕毁。

    李治所统领的朝廷军,与李泰为首的七藩王联军,在旧函谷关爆发了第一次正面冲突。

    从那时起,一场席卷大唐腹地的内战,正式拉开帷幕。

    史称,第二次八王之乱。

    …………

    此时此刻,大唐的东北角。

    幽州与平州的交界处。

    一支风尘仆仆的骑兵队伍从南方奔驰而来,扬起一路沙尘。

    这支队伍的规模相当庞大,人员构成也相当复杂。

    有人高马大的禁军、全盔全甲的屯卫,也有只穿半身甲、略显吊儿郎当的武侯,以及盔甲五花八门的私兵。

    虽然制服标识各异,但这些军人的队形非常严整,宛如一体。

    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帅。

    这个主帅不需要任何头衔,光他的姓名就足够声震华夏,止胡人小儿夜啼——

    李靖。

    替他打下手的副将,大名同样将在未来光芒四射——

    苏定方。

    这些军人,将李明一家、以及博陵崔氏崔民干的家眷,安安全全地包在队伍正中。

    “累死了……”

    李明坐在长孙延前面,揉着屁股,面有倦色。

    从长安到辽东,这一路三、四千里,把李明颠得大屁股都快裂了。

    他本想在幽州半个老家修整修整,换辆舒服点的马车。

    没想到,幽州老乡也搞事,害得他仓皇出逃,又坐在马背上颠了好几天。

    “别急明哥,马上就到了。看,前面就是平州地界!”长孙延宽慰道,指着前方。

    李明生无可恋地点点头,无精打采地“哦”了一声,没力气发出别的声音。

    就像马拉松一样,这最后一百米是最难熬的。

    但是,当他终于抬起了沉重的脑袋,顺着长孙延手指的方向,往前方那么一眺望时。

    他顿时疑惑地皱起了眉毛。

    他看向杨氏、李令,以及其他几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同款疑问。

    “这尼玛,你们给我干哪儿来了?这儿还是辽东吗?

    “这儿还是大唐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