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真正的天兵 (第1/3页)
“阿爷,还有多久到地方啊?骑马骑得屁股都要裂了。”
“再走半天,过了这地界就安全了。”
“十天前你就是这么说的……”
“闭嘴!”
“良人,咱一直往南走,是不是走错方向了?我看好多人去辽东……”
“闭嘴!你懂什么?你不知道辽东的军队都是山匪赤巾贼变的吗?撞上他们还不如撞上铁勒人呢,铁勒人只要钱,辽东人要命!”
乡绅大声呵斥着,跟从的老婆和小儿子就不敢吱声了。
幽州地界,这一大家子人跟着人流、赶着车马,结伴南下中原避难。
和只能坐11路公交车向北跑路的广大百姓相比,南下的避难者都可以坐私家车,经济条件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
他们都是河北本地的乡绅,每一家都是几十、上百口人的大家族,在当地都是颇有影响力的士族。
门阀士族阶级对乡间田野的统治,就是以这一类人为基础。
河北大乱,虽然大部分百姓涌向东北,往南反向避难的人数虽少,但绝不等于零。
有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满脑子只想着耕田的老农,被乡里的士绅忽悠几句,就被裹挟着走了。
另一些人,则是士族乡绅阶级本绅了。
他们天生害怕疑似有些极端的赤巾贼,觉得自己这些小肥羊跑过去就是羊入虎口。
为了不让自己连财带人都被“充公”了,这些家族便连夜带着大包小包,赶着车马,反方向往南方跑。
沿途都是空荡抛荒的村庄,越往南人越少。
“父亲。”
最开始那一家的大儿子骑到和他并排的位置,脸上满是彷徨和狐疑:
“这一路别人都在往东北方向逃,只有我们等少数几个家庭往南。这会不会……有问题?”
当他发现大部分人都在逆行向东北的时候,他不免怀疑,是不是自己才是逆行的那一方。
“蠢货!那些愚民犯蠢,把自己送给赤巾贼吃,你也跟着他们犯蠢?”
乡绅高声骂道:
“辽东民风野蛮,不服王教,除了杀人夺地什么都不会干,你想害我们全家被吃干抹净?
“这条南下的路这么空旷你不走,偏要去东北人挤人?”
一顿喷,把大儿子都喷自闭了,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
逃到哪里不是逃,又不是只有天寒地冻的辽东一地。
只要脱离内讧外战不止的河北地区,哪儿不是安全之所?!
只是有一个小问题:不论这一家人怎么赶路,也始终找不到所谓“安全”的地方。
随着一路逆行,大儿子发现了一个反常识的现象:
越往南走、距离辽东越远,铁勒人反而就越猖獗。
好像蛮族的刷怪笼不在漠北,而就在河北似的。
他摇了摇脑袋,好像要这古怪的想法晃出自己的意识似的。
不知为何,古怪的念头越晃越多,甚至出现了耳鸣。
踢踢踏踏的,好像是由远及近的马蹄声……
大儿子下意识地向后望去,不禁高声呼叫起来,遥指身后:
“父亲,那是什么?”
几家人顺着他的手指,循声望去。
只见烟尘滚滚,马蹄踏踏,一票人马正在追击而来。
“铁勒人!”
人群中的女眷发出悲鸣。
“快跑!”
一家人疯狂地驱策马匹逃窜。
好消息是,因为向南走的人不多,所以这条道路畅通无阻。
坏消息是,对铁勒人同样如此。
这大包小包、恨不得把地皮也随身带上的逃难队伍,根本跑不过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铁勒游牧民。
“你不要过来啊!”
怀抱婴儿的女人落在了队伍的最末尾,无助地看着铁勒人越来越近。
而铁勒人也发现了这些肥羊,正加速向他们冲来。
和一穷二白的穷农民相比,这些乡绅之家能榨出的油水就多得多了,还不像大士族那样有武装家丁反抗。
简直是最优质的劫掠对象。
两支队伍一块一慢,追上只是一个简单的算数问题。
女人甚至能听见身后叽里咕噜的异族语言。
虽然她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但是想必内容不太友好。
“良人!”女人发出绝望的呐喊。
然而乡绅只顾自己跑在最前面,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听见发妻的呼救。
就在他抛妻弃子、闷着头往前冲的时候,另一支队伍横在路当中,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支人马全副武装,队形齐整,胯下的战马清一色的枣红色,像是烈火一般,威武的甲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大唐天兵?!”
乡绅心里一喜,疯狂地抽打座下的快马,没命似的向那支唐军奔去。
逃难逃了这么久,一路看着别人逆行,就在他都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走错路的时候。
总算,总算遇到自己人了!
地主帮助地主,只要大唐天兵出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军爷!救命啊!”
他一骑绝尘,冲到了唐军的阵前,哀嚎起来。
唐军士兵看见汉人妇孺向自己狂奔而来,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