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292章 战争机器

第292章 战争机器

    第292章 战争机器 (第2/3页)

死的出格行为。

    大唐还没有失去民心,本不应该亡。

    而大明却能这么顺滑地华丽转身,另立门户,而没有激起成规模的反对。

    这全得归功于李明老练的政治手段。

    “治大国如烹小鲜。突然改换门庭,谁都接受不了。有个铺垫就好多了。”

    对长孙无忌的“震惊”,李明仅仅是心不在焉地应和了一句。

    他的事多,他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面。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李卫公,你怎么看?”

    李明贴在了李靖的大腿上。

    “咳咳殿……不,陛下,这事还需从长计议,急不得。”

    李靖当时正坐镇幽州,指挥西北方向的部队收拾残局,被一封急信摇到了平州。

    然后,就得到了“大明立国”这个石破天惊的炸裂消息。

    “唐伪帝李承乾成色如何,难下定论,但太上皇陛下是站在他那一方的。

    “太上皇最擅长在漫长的战斗中,寻觅稍纵即逝的战机,所以与他对阵,一定要戒骄戒躁。”

    李靖主张缓一缓。

    “是么?大明和唐国的边境线漫长,我还想着突然进攻中原,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争取战争的主导权呢。”

    李明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思路。

    对陛下的想法,李靖并没有一味地附和,而是直白地说出了否定意见:

    “不可。唐非小国,而是纵深广博、人口众多的大国。战争走向不在一时的胜败。”

    对下属的直球打脸,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李明并没有感到折了面子,而是闻过则喜。

    “卫公所言甚是。面对我父皇那样的敌手,不可贪功冒进。我有些急于求成了。”

    作为能让最“武”的文皇帝李世民惺惺相惜的战帅,李靖对战争可太懂了,行军打仗的事,李明抱紧他的大腿就对了。

    看着新陛下从善如流的样子,长孙无忌分明看见了另一位陛下的影子,眼眶一下子就模糊了。

    此子真类父啊,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不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

    “陛下。”

    房玄龄面无表情地推门而入,将厚厚一迭文件砰地迭在李明的桌前。

    “启禀陛下,机构改革的事宜已经完成了陛下,原有的各‘临时委员会’正式升格为‘部’级机构了陛下。

    “各部之上再设总理衙门统筹全局,今天也已经正式开始运作了陛下。”

    平州特色的官府职能机构“委员会”,原本是为了应付长安的朝廷,以“民间咨询机构”的名义,架空原本大唐的州县体制。

    现在反正已经和大唐离婚了,也没必要套这层壳了,便直接将这些“民间机构”转正,正式设立财政、农业、民政、国防等各部门,统归总理衙门管辖。

    “做得很好,不愧是相父啊。文武能得到诸位的辅佐,何愁我大明不兴?”

    内政是一切外战的基础。房、长孙二人能以飞速把内政理顺,李明非常满意。

    但他莫名觉得,今天的房相父好像有点奇怪。

    “相父,你说话怎么好像……有点不对劲?某两个字是不是说得有点多了?”

    “真的吗陛下,我怎么没发现陛下。”房玄龄面无表情。

    “哦,一切正常就好。”李明没有深究。

    长孙无忌在一旁,瞥了老对手一眼。

    房玄龄还是那副温吞水的老样子,但不知为什么,今天的他总给人一种腰杆儿挺得特别直的感觉。

    老房是有腰杆硬的资本的。

    他这辈子做了无数决策,就数押宝李明最为英明。

    从让无数人头疼的顽童,蜕变成让无数人头疼的恐怖统治者,他这笔投资的回报甚至远超他自己的预期。

    谁能想到,故事开头那个造老师孔颖达反的小屁孩,竟会变成造大唐反的大反贼呢……

    “似乎陛下并没有改变?从始至终他就是这般模样?”

    房玄龄有点想笑。

    陛下……真是一个美好的称呼。

    这标志着他,房玄龄,作为历史上罕见的两朝从龙之臣,也将跟着二位陛下一道永垂史册。

    “房相公,长孙国舅。”李明的问话打断了房玄龄的美好想象。

    “李卫公的意思是,对付唐伪帝,应当徐而图之。

    “但徐图不是不图,下一步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抢在房玄龄之前,率先发言:

    “陛下,臣以为两国开战,当以道义为重。

    “不可衅自我开,应让对方陷于不义,然后我方抢占道义,吸引天下民心归附,则事可成。”

    也就是不开第一枪,也不给敌人开第二枪的机会么……

    “国舅计谋甚得我意。相父,你呢,你有什么想法?”

    李明点点头,看向了房玄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