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太行山大规模徒步指南 (第2/3页)
在策划这一步了。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侯君集、李道宗……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有能之人,哪个不是治国安邦的文武全才。
这些人才聚集在李明的麾下,经过不知多少轮烧脑掉头发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以太行山为主战场、以娘子关为突破口的大战略方向。
中原无险可守,关中鞭长莫及,与河北接壤的山西自然就成了最适合发力的地方。
表里河山、形胜之地的山西如果能被大明拿下,那么这场唐明争霸战就稳了。
而攻略山西,绕不开太行山和太行八陉。而南方的陉道地理位置过于要害、彻底攻克十分困难,而北方的陉道又过于边远,都快挨着草原大漠了。
所以,处在中间的井陉、以及井陉的大门娘子关,自然而然就成了首当其冲倒大霉的地方。
正好,众所周知,大明和大唐的边贸从来就没有断过,而井陉正是两国之间必经的一条重要商路。
有商路,就有大批商人路过。
而大明商人和“商人”在娘子关进进出出多了,一来二去,就和当地驻守的军官混熟了。
接下去要想“开展工作”,那不就很方便了?
所以,策反娘子关的守军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如此多番论证和缜密的准备,这次娘子关改旗易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娘子关……小伙子,你可知娘子关的来历吗?”
李靖的心情看起来很不错,颇有兴致和尉迟循毓聊着天。
尉迟循毓笔笔直直地站在一旁,就像一位小学生,毕恭毕敬地回答:
“是因为陛……是唐国高祖之女、太上皇之同母妹,平阳公主的典故吗?”
“你说话倒也不必如此拘谨,明、唐两朝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李靖乐呵乐呵地点点头,下巴肉迭了好几层,对小伙子越发满意了。
“此地原名‘苇泽关’。高祖皇帝当年首倡义兵、起兵反抗暴隋时,平阳昭公主在山西就地招兵买马,曾驻扎此地。
“昭公主治军有方,军队秋毫无犯,百姓称其为‘李娘子’,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而她驻守的关隘,便被太上皇改称为了‘娘子关’。”
“哦~原来如此。”
尉迟循毓有一搭没一搭地应和着,心里却有些纳闷。
李大元帅全权负责明军主力的军事行动,事情多任务重,怎么还有空和他在这儿谈闲天?
李靖瞥了瞥尉迟循毓疑惑的表情,道:
“小伙子,你说平阳公主如果没有早逝,她有可能当皇帝吗?”
噗……正在开小差的尉迟循毓差点喷了李靖一脸。
这这这……李卫公您这是什么话?为什么问这种毫无水准的问题?
宁也要打拳?!
“应该是不能的,从朝廷百官到民间都肯定不会服她,毕竟女流之辈……”
尉迟循毓斟酌着词句答道,甚至有些怀疑李卫公究竟有没有传言得那么厉害。
李靖又追问道:
“如果昭公主拉起了最强大的军队,以势如破竹之势打下了整个天下,她硬要当皇帝,天下人能拦得住吗?”
“这……”
尉迟循毓吞吞吐吐,竟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军队都在公主这边,那她应该是……可以的吧。”
李靖嘴角一勾: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假设她能有足以让全天下匍匐的军力和战功,别说皇帝,就算她要当炎黄大帝、在泰山封禅,又有谁能阻拦?”
尉迟循毓困惑地皱起了眉头。
他品出来了,李靖并不是在聊平阳公主,而是另有所指。
但是这个弦外之音是……
“男女出身也好、嫡庶顺位也罢,说到底,不过是前人订立、后人萧规曹随的‘规则’而已。
“父皇给你、天下认可,你才能拿。”
李靖一字一句地说道:
“但是,如果你有着全天下最强大的力量,用武力征服了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
“这个时候,所谓继承的‘规则礼法’还有用吗?”
尉迟循毓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
“所以,小伙子。”李靖语重心长地说:
“这场仗,你的‘明哥’不得不打。
“他是最小的庶子,就算太上皇传位给他,普天之下、朝堂之中,难道每个人都能对他心服口服,不会从中作梗?”
尉迟循毓闷闷地点头:
“应该会的。”
明着跳反的人也许是少数,但阳奉阴违者绝不鲜见,而后者的危害显然更大。
“但如果李明陛下不是从父皇手里接过这顶皇冠,而是自己打出来的,自己当了开国皇帝。
“还会有人反对他,不服他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