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天策上将的战法 (第2/3页)
他们网开一面?
不会吧……
“所以说,你的战略格局不行。我军的目标是什么,世绩?”李世民反问。
“呃……消灭李靖部,一举扭转我朝的颓势?”李世绩试探着回答。
“是的,我们的目标从始至终都是李靖的主力。”李世民训斥道:
“你说得挺好,可是怎么在实际作战中,却只拘泥于眼前的前锋部队呢?
“对苏、薛部网开一面,才能将李靖部一网打尽!”
李世绩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番矛盾论的发言可能有点道理,但是这番发言有点道理不大可能。
“你姑且看着吧。”
李世民懒得搭理愚钝的手下,全神贯注地盯住前线,撸起袖子大秀操作。
“传朕的命令,以步兵猛攻苏、薛部的正面,两翼骑兵,不动!”
他嘴角露出一抹兴奋的笑容。
…………
“苏定方、薛仁贵率部后撤时,遭到敌人反击,后路被敌军骑兵切断,需要支援?”
大本营中,李靖反复咀嚼着这则情报的意味。
“切,无能之辈,去打人被人家打回来,难道自己爬回不来?居然还有脸来求援!”侯君集的态度不是很友善。
李道宗闻言皱了皱眉,责备道:
“君集,话怎么能这么说?友军有难岂能不动如山?
“唐军屡屡坚守不出,这次趁我军放松警戒突然发动反击,显然是蓄谋已久。”
大唐人或许没听说过“狼来了”的寓言,但是这故事的精髓还是懂的。
“啧……我只是责怪他们行军不谨慎,又没有说见死不救。”
侯君集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草草地对李靖大总管做了个揖,道:
“就由我去支援他们吧。
“被他俩坑进去的那支前哨部队,都是老兵精锐,要是被歼灭了还怪心疼的。”
侯君集虽然性格桀骜不驯,和同僚的关系也就那样了。
但是对大明、对李明陛下的大业,他的忠诚是挑不出一点毛病的。
事到如今,老侯也是很心烦。
派老苏小薛带着精锐去打前哨战,不就是因为大部队补给枯竭,动弹不得吗?
现在却又来求大部队出营支援。
那么一开始派出前哨的意义何在?还不如大部队直接出动,一波莽过去。
“有劳你了。”李靖赞许地微微点头:
“苏定方、薛仁贵虽然被打了一个出其不意,但是遭追击时就地固守,以免部队发生溃退,这应对之策没有毛病。
“君集,你也不必对他们过于苛责。”
侯君集不屑地切了一声:
“知道了。”
说罢,他揣着兜鍪便要出击。
还没走出主营帐,传令兵又来报告:
“唐军全线压上,我军先锋寡不敌众,战线支撑不住,开始向后溃散。
“情势十分危急,请本阵速速救援!”
“什么?打一个先锋,值得他们动用全部兵力吗?!”李道宗吃惊地站了起来。
据他所知,唐军的补给水平也就和明军半斤八两吧?
空着肚子的大军,这么轻易就全军出动了?
只为了围剿一小股先锋?
“看来他们想玩个大的啊!老子奉陪到底!”
侯君集的双眼有熊熊火焰,说着便要向营帐外走去,恨不得立刻跃马提槊,将唐贼挑于马下。
“且慢,‘击溃’?敌方的骑兵呢?”
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让李道宗愣了一下,侯君集不耐烦地撇了撇嘴。
两人同时望向上峰。
李靖不知何时站了起来,温和的表情烟消云散,神情异常冷峻。
不用看地图,整个战场的形势,都已经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根据先前的情报,苏、薛二人的部队是被敌方骑兵包抄,陷入了被歼灭的危机的。
可是上一刻“歼灭”,怎么现在就成“击溃”了?
一词之差,可能蕴含着战局的重大变动。
而这个变动,又暗藏危机……
此时,李靖整个人的气质为之一变。
从好好先生李卫公,变回了凌厉肃杀的战神李靖。
这让他的两位不大好说话的手下,立刻变得很好说话了起来,愿意耐心听讲。
传令兵更是被震慑得瑟瑟发抖,不敢耽误,将所知道的和盘托出:
“回大总管,敌骑兵似是向两翼退去了。”
也就是说,是敌方主动为我军溃兵打开了逃生通道?
为什么要网开一面?
有好生之德?
李靖眯了眯眼,登时双眼圆睁,急促地下令:
“通令全军,扎牢营寨,严防死守,关紧营门,绝不得离开营地半步!”
什么?!
李道宗吃了一惊,下意识地望向了正要出营支援友军的侯君集。
侯君集自不必说,铜铃大眼越瞪越大。
不出营,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