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傻孩子,快跑啊! (第2/3页)
人的主力部队应该并没有遭受多么巨大的损失。
损失的大头一般都是在“追亡逐北”的阶段造成的。
结果我才刚要发力,彪炳史册的重大军功就在眼前,结果却被陛下扯住缰绳拉了回去。
换谁谁遭得住啊?
没错,朝廷那边确实传来了坏消息,李明在中原和南方有动作。
可是那些地方本就空虚,被明军占格子捡了漏,不代表李明凭空刷出了两队火星兵。
更不代表唐军必须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抵御那支“军队”上去。
相比未知真假的大军,李靖才是看得见的威胁。
等到李靖重新整训,那八万人又是八万条好汉,届时从北方捅咕下来该怎么办?
压倒当时第一名将李靖的机会就在眼前,结果又被那老小子给觅得了一条活路,这让李世绩如何能不耿耿于怀?
他深呼吸一口,略踌躇片刻,便在李世民刚要回车小憩时从树后走了出来,双拳一抱:
“陛下,关于南下之事……”
“哦,世绩啊,朕正好有事要找你。”
李世民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便立刻吩咐道:
“朕想过了,一股脑涌到南方不是一个好主意。”
李世绩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陛下您终于开窍啦!
“那我军何时东进太行山,攻略河北,横扫贼寇?”他问。
李世民的眉毛疑惑地挑了起来:
“东进?东什么进?朕说的是,之前的考虑欠妥当了,不该一股脑全部涌到山西之南的蒲州。
“抵达晋州以后,朕坐镇晋阳即可。你领一支部队继续南下,你去守蒲州。”
什么什么?
不知是不是李世民说话含糊不清,还是语速太快,李世绩发现自己完全没能跟上太上皇的思路。
“啊?我去吗?”
“没错,你有单独带兵的能力,你去最合适。”李世民拍拍属下的肩膀,勉励道:
“此战时间紧任务重。蒲州乃是汾河汇入黄河的地方,你要同时加强巩固当地城防与河防。
“必要时,用铁索之类的一切手段,封锁河域,不可给对方可乘之机!
“此去一路艰险,你要时刻小心树林中的伏兵,必要时可以逃入汾河躲避。
“还有……”
对于这番不知是正经话还是胡话的发言,李世绩只能耐心听着。
没想到老李说得上头,已将就是一刻多钟,临了打了个哈欠道:
“就这么办吧,朕困了。”
便伸着懒腰要回驾歇息。
李世绩正听得迷迷糊糊,一个激灵赶忙拦住对方。
“陛下!末将有一事实在不明,请陛下为末将解惑。”
李世民疑惑地看着手下爱将:
“怎么了?说吧。”
“歼灭李靖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为何我军不攻略河北,而要掉头向南呢?”李世绩直白地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而李世民的回答也很直白:
“朕不是说了吗?李明的部队马上就要从中原方向过来了。
“从中原往山西,他必然取道大河,那么蒲州便是必经之路。你得要好好防守啊。”
一句话让李世绩槽点满满:
“中原只是防守空虚,被对方趁虚而入而已,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凭空又变出来一支足以和我军匹敌的军队吧?
“只派一支偏师去守着蒲州城,恐怕也行吧?
“况且,假设对方真有这么一支大军,那他们完全可以去攻打洛阳和长安啊,可是那个方向并没有传来急报。
“陛下为何坚持认为,他们会跳过东西两京,而先攻打山西呢?”
这很不合逻辑啊!
但是李世民却固执己见:
“你不了解李明。临时占领几座城池,有什么意义?这种徒劳无功的事情他不会做的。
“他一定事先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决不可掉以轻心。”
再怎么做好准备,难道李明是魔法师,能撒豆成兵,凭空刷出士兵来么……李世绩摁住心里的槽点。
“那长安岂不是更……”
“长安算什么,怎么入得了他的眼?李明的目标从始至终就只有朕!”
李世民不耐烦地打断道。
陛下您疑似有点自我意识过剩了……李靖心里正吐着槽,传令来报。
“陛下,长安的密信。”
“密信?”
两人愣了愣。
李世民伸手接过,读了一段便立刻红温,气得将信一丢。
“蠢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