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前置条件 (第1/3页)
南极洲。
极光城。
2029年12月09日。
极光城的2区浮岛平台,已经抵达了这里近半个月。
在此期间,基地长齐铸钢、安保队长林国滨、后勤部部长马飞云,生产部部长萧荣等人,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工作。
此时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已经下起了鹅毛大雪。
而南半球的南极洲,却开始进入极昼的夏天。
面积已经达到近17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光伏薄膜,让极光城的用电根本不需要启动核聚变装置。
随着极光2区的抵达,该区内部配套的大量室内农场,在这半个月期间,进入了生产阶段。
极光2区的室内农场分为5个类型,分别是粮食农场、蔬菜农场、水果农场、蘑菇农场、专用作物农场。
其中的蔬菜农场内部。
生产部部长萧荣正和负责该农场的技术员张孟秋,在考察着其中一个室内种植室。
通过监控摄像头的画面,萧荣目光有些惊讶:“张技术员,这就是从海陆丰公司引进的超级砧木吗?”
“…”有些古板的张孟秋面对突然的问话,呆了几秒才回道:“呃…是的。”
萧荣倒是没有觉得被冒犯了,毕竟很多技术员就是这种性格,他耐心地问道:“听说采用这种超级砧木,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以收获第一批蔬菜水果?”
有些回过神来的张孟秋,加上是自己的专业,他便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嗯,这个种植室栽培的品种是白玉黄瓜,现在已经嫁接了13天了,再过77天左右,就可以收获第一批白玉黄瓜,之后每隔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再采收一次。”
“也就是说,明年二月份前后,我们就可以获得第一批自种的蔬菜水果量?”
张孟秋却摇摇头:“不,我们现在就可以收获一些蔬菜水果了。”
“哦?这么快?”
“就这几天,南瓜种植室那边的南瓜藤生长速度太快了,必须进行控苗,可以将一部分南瓜藤采摘作为蔬菜。”
萧荣一听到南瓜藤,脸上也露出一丝怀念:“原来是南瓜藤,我老家也吃这个,一般是来凉拌或者和鸡蛋一起煎,既然南瓜藤可以吃,那豌豆尖呢?我们应该有种植豌豆吧?”
“有,就在16室。”
“看来过几天,我们就不用吃干燥蔬菜和洋葱土豆胡萝卜了。”
萧荣这些天可是吃洋葱土豆胡萝卜,给吃怕了,除了补给过来那几天有绿叶菜,加上他们自己发的花生芽、黄豆芽之类,其他时间只能吃那些耐储存的蔬菜水果,现在他一听到洋葱土豆胡萝卜,就胃口大失。
两人在走廊逛了一圈。
整个2区的面积不大,但对比同样吨位的船舶,其内部面积却大了近3倍左右。
该浮岛平台一共有60米高,一共有20层,每一层大约6万平方米,相当于每一层的面积为90亩左右,扣除掉隔断墙、走廊、配套区域,每一层可以用来作为种植的面积,大约为75亩左右。
其中蔬菜农场,占据了3层,合计有225亩室内种植面积。
为了避免频繁打开种植室,导致里面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因此这些室内农场都配备了专业的农业机器人,替代了很多机械性的人工劳作。
比如浇水、打叶、摘心、授粉、打药、疏花、采摘这些环节,现在都被各种机器人全面替代了。
“这就是机械蜜蜂?”萧荣看着一个盒子里面,类似于苍蝇大小的机械小蜜蜂。
张孟秋点了点头:“是的,这就是机械小蜜蜂。”
而一旁的机械小蜜蜂操作员,则通过平板电脑,打开遥控程序,激活了眼前这个种植室内部的一盒机械小蜜蜂。
机械小蜜蜂的小翅膀高频扇动着,然后按照系统监控到的情况,给种植室内的南瓜花进行授粉。
之所以采用机械小蜜蜂授粉,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机械小蜜蜂不需要穿防护服,或者重新调节室内空气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而且机械小蜜蜂的能耗并不高,国内十几家研究和生产机械小蜜蜂的企业,这几年都蓬勃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室内农场很难通过天然蜜蜂进行授粉。
如果是普通室内农场,采用人工授粉也勉强可以。
但类似于海陆丰公司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