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龙国法驾,泽披两岸(5K字求月票~) (第2/3页)
疲惫之色了,但张顺依旧很有精神。
“记得把你老娘带上,你说的不错,见龙王沾仙气,你老娘眼瞎好多年了,兴许这次沾上仙气就给治好了。不过走夜路你可得把你老娘背稳了。”
徐寿叮嘱道,他对这个机灵孝顺的徒弟是打心眼里喜欢。
张顺点头,然后问道,
“师傅,往年有什么大事,我们这些人都是被勒令呆家里不让出门,都是富贵老爷在前边看热闹,这次是真稀奇,只让当地籍的迎送。”
徐寿闻言笑了笑,
“这个我也不太懂,不过我听巡检大人说,龙王出行大有讲究,好像是有个防冲煞的说法,咱们这些水边土生土长的人才不容易冲了龙王的煞。
“你想想,龙王是要带一家子和文武百官上岸做客的,迎肯定是要迎,而且是要大迎,两岸太冷清了人家海国的人还以为我们不乐意呢。所以呀,外人不让靠近,只能便宜了我们这些当地的苦哈哈了。”
这时候也没什么外人了,盐兵们各自回家也都散开了,只有师徒俩同路,张顺胆子大,便直接问,
“那巡检大人又是如何知道,我听说巡检大人最喜欢去临海观求平安,他是不是从临海观的道爷们那里听来的?”
徐寿拍了一下徒弟的后脑,
“你问我我问谁去!”
不过说完,徐寿又轻轻点点头,且低声道,
“不过应该就是这样了,而且如果不是临海观压着县衙,哪里还真轮得到我们去看神仙,改籍冒名对那些富贵老爷们来说是多简单的事。只是这次不一样,要是真有人冒名冲煞了神仙,神仙可不计较你是富是贫。”
张顺又好奇,问,
“可是师傅,神仙还怕我们凡人冲煞吗?”
徐寿又是一个巴掌拍过去,
“你问我我问谁去!”
————
丑时。
月偏西山,北斗东指。
射阳河畔,丹顶观,一百名特意挑选出来的真传弟子已经穿戴齐全,整装待发。
尽管知道在这个紧要的节骨眼上,无人敢犯错,这个过程也演练了无数遍,但是丹顶观主刘文丰还是不厌其烦的仔细检查了一遍每个弟子的着装与法器,要杜绝一切有可能出现的纰漏。
他深知这个机会来的不容易,应上清总坛法旨,龙驾登陆,自淮河入海口上溯四百里的流域由上宗三元宫迎送警戒,自家道观因最靠近沿海,这才得了头名,负责入海口一段。
这是万众瞩目的关口,可不敢出错,只要不出错,便是大功一件。
“出发!”
查验无误,刘文丰大手一挥,一群人星夜离开道观,飞往淮河入海口。
入海口处,河面上还是黑乎乎的一片,但是岸边已经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穿着上清制袍的道士们遍布两岸。
刘文丰扫了一眼,临海观、青溪观、古柏观、灵应观、白云道院、梅坞道院,盐渎郡自家下属的世俗道观都已经到齐了,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掌灯!”
他下令道。
于是,占据淮河口岸两边的丹顶观弟子们便纷纷祭出三色琉璃莲灯法器,大放毫光,顿时将海口照亮,映得淮河波光粼粼。
刘文丰看着这些莲灯,心有喜意,这些都是上宗赐下来专门为这次迎送警戒准备的,等此间事了,上宗也不会小气到收回法器,这些东西就留在观里了。这是成套的法器,用来布阵是极好的,既可以守卫山门,也可以拿来发火对敌。
“……你等把河道沿岸十里内再拿「观幽洞真镜」仔细的照一遍,确保无迷路走丢的凡人、无潜伏隐匿的魔头、无来历不明的旁人。
“……你等带着当地凡间道观的弟子们,看好凡人的状态,暖身符之前都让他们备好了,这时候不要舍不得发。虽说现在是到了春分,但这时候早晚还是冷,迎龙王是图吉利,莫要出现了什么不忍言之事。
“……你等……”
刘文丰发出一道道命令,门中弟子便四散去了。
“谁!”
他突然祭出一个宝镜,照向淮河面上一处波光有异的水面。
“刘道长勿虑,在下皇城司押班宋瑞风,隶属西厢第三铺,道长,前几日我们打过照面的。”
在镜光的照耀下,一个额缠红锦,身穿皂衣的汉子从河中飞出,站立在河面上,朝着刘文丰抱拳问候。
刘文丰看清楚了人,脸色放松下来,收回了宝镜,飞身近前,笑着打招呼,
“宋押班这段时间辛苦了。”
宋瑞风连连摆手,
“是麻烦道长了,方才我在河底巡视,发现河面突然大亮,这才上来查探,没想到是刘道长已经携贵派弟子到位了。”
刘文丰点头,
“早到早做准备,心里也才安心,这可是你我两家的大事,也是整个道门的盛事。老道活了大半辈子,都未想竟然还能见到龙君幸陆的一天。”
宋瑞风笑着点头应和,
“我等都未曾想到。”
“时间快了吧?”
刘文丰问。
“快了,龙宫仪驾都已经集结完备了。”
“好,押班,那我们还是各司其职,再检查检查,往后我们再叙。”
“正是此理。”
————
卯初。
月沉星隐,东方既白。
“哗哗——”
黄海海面上,涌现细潮,清风拂面,呜呜的响着,配合着潮音,仿佛某种前奏。
“嗡——呜————”
刘文丰眉睁大了眼,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