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蜀山镇世地仙 > 第四百零五章 冬春水枯,上缓下急

第四百零五章 冬春水枯,上缓下急

    第四百零五章 冬春水枯,上缓下急 (第1/3页)

    一道梅岭,划分了豫章和庾阳。

    梅岭,又称庾岭,庾岭之南,即为岭南,又称庾阳。

    正值冬去春来的时节,程心瞻乘狮出三清山,南下庾阳,横跨梅岭,刚好有幸体会「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绝美胜景。

    在赣南地区,梅岭北坡,满山遍野的梅花在寒风中傲放枝头,远远看着,叫人分不清是满山的花,还是满山的雪。等到跨过梅岭之巅,来到粤北,梅岭的南坡上,在这里,梅花已然凋谢,取而代之的,是一颗颗青翠的梅果。

    当年,程心瞻渡化天鞘山之后,曾经以莲花化身在庾阳历练除魔,一共待了有近五年的时间,后来在师尊温素空的呵斥下,停止分神化身之举,返回山门。过往历历在目,但仔细一想,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梅岭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也已经有三十多次了。

    程心瞻拍了拍狮子,示意往梅岭里落去。

    跟在狮子身边的沐龙杖不知发生了何事,但也不敢问,跟着就落了下去。

    程心瞻凭着记忆,来到梅岭南坡脚下、乱石丛生的一片古梅林里。他仔细找了找,不一会,就发现在一株两人合抱粗的梅树根部系着一条青绶。

    就是这了!

    道士捏一个印,指向地面,口念,

    “分!”

    于是,地面缓缓分开一条裂缝。

    这【分】字咒是程心瞻从五行金咒【裂】字咒中得启发,悟出来的咒语。这道咒语超脱了金意,不但能碎金裂石,还能分水分火,开土断浪。就像【缠】字咒,发源于木行,但以程心瞻现在的咒语造诣,召鬼缠魂也不成问题了。

    他在《一切道经音义考》中便记载了这种对于某一种咒语,如何取其意、超其形的独特见解。

    一边的沐龙杖好奇看着地面,心道莫非经师在这地下还埋了什么好宝贝,这是专程来取的?

    地面分开,露出了埋在里面的东西,不过却是叫沐龙杖大失所望,原来,只是几坛子酒而已。

    沐龙杖看不上,程心瞻却很欣喜,摄了一坛出来,然后再念一声,

    “合!”

    于是土地恢复如初。

    这正是当年他跟沈照冥一起来庾阳时,取梅岭之梅酿的梅子酒,埋在了梅岭。一共埋了四坛,两人当时约定,如果两人都一直在庾阳除魔,那就每半甲子拿出一坛共饮。而之所以只埋了四坛,是两人都坚定的认为,无论如何,两甲子的时间,都一定能将魔派驱逐出庾阳了。

    如今半甲子已过,庾阳是止住了节节败退的颓势,还稳稳占住了北江,但要说收复西江,驱逐南魔,看起来又还很遥远。

    在这三十年里,沈照冥一直在庾阳坚守,可程心瞻却是未曾再来过了。当初说好了是两人共饮,所以沈照冥一直未曾来取酒程心瞻也不意外。

    刚好,这次自己来庾阳,虽然稍晚了两三年,但也勉强算得上是赶赴半甲子之约了,定要和照冥一醉方休。

    程心瞻收了酒坛,再度启程,直往白云山而去。

    ————

    白云山。

    遁光如织,飞舟如梭,一派肃杀景象。

    程心瞻从祥和的豫章来到紧张的庾阳前线,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他放眼望去,发现白云山顶已经是一片废墟,他记得在三十年前,那里还是一片繁华宫观,乃是岭南丹鼎派中安期观的所在。安期观据说是郑仙弟子所传法统,往上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这样久远的道教宫观,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没落,名声不显,但也一直香火不绝,想不到竟在魔潮中覆灭了。

    此时,在白云山的西麓,又新建了一片道观,程心瞻知道,那就是蓊郁观了。沈照冥在信中说,蓊郁观是正道在庾阳北江的重要前线枢机之一,由浩然盟与安期观遗徒共建。观中有一座高楼,直入云霄。楼顶上有一面镜子,放着白光,照视四方,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见。这座楼名为「白云镇海楼」,乃是调控方圆百里内水泽江河的重要枢纽。

    沈照冥就在这里当值。

    程心瞻乘狮落下去。

    蓊郁观是前线枢机,防备森严,四面八方都有人在巡视,程心瞻一靠近,马上就被察觉到。不过他这次是带着狮子来的,人家一看,一头神骏的雪狮驮着一个年轻的道士,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快步上迎,然后在狮子前站定,恭敬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