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095 火箭、导弹技术跟战机技术没多大差别?你真的懂么!

095 火箭、导弹技术跟战机技术没多大差别?你真的懂么!

    095 火箭、导弹技术跟战机技术没多大差别?你真的懂么! (第3/3页)

术。

    火箭才更有吸引力。

    “能行?”

    姚鑫伟问道。

    “没问题。我想去金属材料研究室,班长同意了。老姚,你得考虑清楚,你家里可是让你搞火箭,别到时候你爹妈把你生活费全给断了……”

    张敬研提醒姚鑫伟。

    “断就断!我可不愿一辈子都按他们安排去活!再说了,火箭不也需要计算机?我告诉他们搞火箭用的计算机不久得了?他们是炸专业的,肯定不会怀疑。”

    姚鑫伟咧嘴一笑。

    “……”

    ······

    “……目前情况下,细分项目来不及,咱们根据现有人员,分成气动、控制、动力、航电四个小组,先把框架搭起来……”

    小会议室里,谢威了解情况后,如此说道。

    十多名学校选拔出来的骨干,没有一个人有战机相关技术开发经验。

    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唯一庆幸的,大家都是搞航天的,理论基础差不多。

    “谢威同学,具体工作怎么分配?”

    研究火箭控制技术的费天翔问谢威。

    学校把他调来搞战机控制系统,他一百个不情愿。

    可校长说了,项目关系到航空航天系的恢复,加上战机控制系统,传感器、控制设计等,航天的火箭跟导弹也需要。

    可费天翔根本不知道怎么入手。

    谁安排工作,费天翔不在意。

    他在意什么时候、怎么投入工作。

    “费老师,控制项目麻烦您负责。目前,我们提出技术标准,整个控制系统核心是由高精度平衡陀螺仪、加速度等惯性测量器件、迎角传感器等大气测量器组成的传感器组,利用高性能数据处理器处理各种信号……前期先从模拟信号下手,后续的研究方向是数字信号……”

    谢威昨晚上就把自己掌握的东西跟目前的基础技术做了系统的分析。

    在他的作业本上,直接根据他提出的四个分类来向众人安排。

    直接翻着作业本,按照设想好的给众人交代。

    此刻,也懒得隐藏。

    隐藏起来,李瑞那不负责任的老家伙就不坑自己了么?

    既然无法反抗。

    自己主动点享受,到时候为难的将会是李瑞跟校领导:自己展现出来的能力越强,学校越怕自己被其他单位抢走。

    “雷达方面,先解决204雷达小型化,消化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信号传输通道,增加数据接口。把武器装备整合到雷达系统中,让雷达不仅具备探测、追踪功能,还需要有瞄准、锁定、攻击功能。发现即能跟踪,跟踪即锁定,锁定即能攻击,所有一切,以中央数据处理器为中心……”

    “之所以把火控雷达系统跟飞行控制系统单独罗列,这两项更加关键,需要突破的技术太多。”

    “通讯系统、定位导航系统、环境控制、电源、仪表等,需要根据需求升级。简单举例,使用模拟信号或数字的操纵系统,总不能再通过普通机械仪表来反应参数,对吧?”

    众人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笑容。

    被学校选出来的,对战机技术并不熟悉,现在谢威介绍的,都没有脱离原本的技术研究太多,担忧也就没了。

    尤其是费天翔,更是松了口气。

    各种传感器、中央数据处理器、舵机、电器传输线路这些基础组成部分,火箭跟导弹也需要,基础理论没有太大差别。

    “谢威同学,动力系统呢?总不能就我们三个人搞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从火箭动力室调过来的吴浩文见谢威给其他几个组都分了任务。

    一直没动力组的事,不由急了。

    搞火箭动力研究的他很清楚,飞机发动机跟火箭发动机完全不一样。

    火箭发动机相对来说反而更容易:射程上万公里的洲际战略导弹,发动机工作时间也就几十分钟,不管发动机尾喷口工作温度多高,只要发动机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坚持工作就行。

    战机发动机不行。

    使用寿命,是硬性指标。

    尾喷口的火焰温度上千摄氏度,还需要持续运行数百甚至上千小时!

    不仅要求使用寿命,还需要给战机提供很大的推力。

    “发动机属于重中之重。所以放到最后。由于需要考虑战机低空性能,也得拥有高空速度,唯一解决方案只能是大推力低涵道比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

    “我们之前只接触过火箭发动机。”

    吴浩文皱着眉头看着谢威。

    他并不怀疑谢威说的东西能不能实现,反正此刻他不了解。

    如果吴浩文知道谢威也仅仅知道理论上的皮毛,就不会这态度了。

    “这个其实很简单……”

    听到谢威说简单,一旁飞快记笔记的袁振越嘴角抽搐。

    谢威说的内容他都记下来了。

    可他大脑一片空白。

    简单么?

    涵道比是啥?

    什么叫大推力?

    为什么又是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

    这些说的是一个东西?

    “直接把火箭发动机看成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就行了。只不过,火箭跟导弹发动机不需要加压加速的外部空气来提供推力,而是利用推进剂燃料跟催化剂、氧化剂剧烈反应来提供……”

    “这么说来,好像是比较简单啊?”

    听谢威这样说,吴浩文觉得,貌似确实比较简单。

    “动力团队的方向,是推重比在8以上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要想获得这样的推重比,以目前涡扇-6的相关技术基础,内涵道的涡轮风扇结构需要改进、材料需要改进、前端燃烧室的温度需要增加到1400℃以上,开加力后,需要发动机承受1800℃的高温。”

    “……”

    刚刚觉得好像很简单的吴浩文傻眼了。

    可接下来谢威的一句话,更是让他瞬间就有了退出战机技术研究的冲动:“相对火箭发动机需要承受3000℃以上的高温,涡扇发动机开加力仅仅只需要短时间承受1800℃的温度跟庞大的压力……”

    瞪大眼睛的吴浩文很想爆粗口质问谢威:这特么的能一样?

    涡扇发动机要是开了加力就废弃不用,完全不是问题。

    火箭发动机都能承受3000℃以上的高温,只需要在发动机上增加能迅速带走高温的烧蚀冷却材料、增加冷却系统或是给尾喷管增加隔热涂层都能解决。

    这特么是需要重复使用的涡扇发动机啊!

    燃烧室瞬间达到1800℃后,还得持续在不同温度状态下工作数百小时!

    简单?

    这小子是如何说出这话的?

    他真的懂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